第112节
恶人将死时的良善,卑微者最后挺直的脊梁,胆小怕事之人最后站出来,成了所有人的光。
“越是黑暗的地方,人性的光辉便越是闪耀。”
蝶姬死后,平安京内的贵族们感怀她凄苦的过往,钟情她物哀寂落的一生,也为她最后做出的抉择感到困惑、不解,为此津津乐道。
她最后到底为何会用刀剑贯穿自己的心,为何会对雾见川说出那样奇怪的言语?
有人认为是因为善良,有人认为是为了大义,有人认为是为了爱情。众说纷坛,意见不足而一。
蝶姬的一生,就像一道反复研读也无法探究分明的谜题。
但走夫讲了那么多遍蝶姬的故事,却觉得那毒蝶一样的女人未必会有如此柔软的心肠。她或许最终什么也没想,只是随着性子捂住了别人的伤。不是因为爱也不是因为善良,只是因为她看见了,她能做到,便随手给予了慰藉一样。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崇尚物哀寂落的国家之中,蝶姬的故事有一种引人向上的、坚韧的力量。
“忘川最后成佛了吗?他拥有了心脏,是不是就不再害人了啊?”
“是啊,祂等待的妻子已经化成了河面上的蝶影,变成了开在河川旁的蓝色彼岸花。”
“祂能一直看见她,无论何时何地,想必从此以后,祂再也不会感到孤单了吧。”
“那大阴阳师呢?他爱的女孩不见了,他又去哪了呢?”
“他啊,听说他从那之后便开始四处游历,与很多人相遇,又与很多人别离。”
“他说,他爱的女孩有一双写满了苦难的眼睛,所以他要将旅途中的美好写成诗集,或许终有一日,她能看见曾经映在他眼中的风景。”
……
“含蓄之美是不得说,言语修饰会坏了美感,说得多了,便失了那股自然纯粹、‘说不得’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