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3节
多,但能赚钱就行!他们真的不挑!

    还有知县大人说的税收,听着就诱人!二百两啊,他们衙门一年也没这么多银子。

    不说了,葫芦作坊也正式开业!

    也不知道这个作坊跟化肥作坊,到底哪个更挣钱!

    第22章

    纪炀觉得这两个根本无从比较。

    一个是农家,另一个则是手工。

    对比起来,农业发展能让大家吃饱饭,手工业能让大家享受生活。

    现在两个作坊一起前进,对他来说自然好上加好。

    虽说都处于起步阶段,但扶江县百姓已经渐渐感受到知县大人带来的活力。

    带来了此处几个月,似乎无时无刻不在“折腾”,意外的是大家都不反感这个折腾。

    毕竟不要他们的钱,还带着他们试着让粮食增产,还带着大家赚钱!

    虽然这钱不多,可他们都高兴啊!

    这指的自然是葫芦作坊开始起步。

    化肥作坊交给凌县尉,葫芦作坊自然交给玉县丞。

    纪炀没有让他们比较的心思,但既然都这样了,两人牟足了劲想试试谁厉害?

    葫芦这边的事情也简单,玉县丞把消息放出去,只要按照他们的要求加工葫芦,加工五个就给一文钱。

    大家觉得自己可以做多少,就领多少葫芦回来,交回来的自然是加工好的。

    这种算是家庭式手工,分派给各家活计,计件算钱。

    如今的时间,秋收刚过,今年要交的税钱也陆陆续续在往衙门送,送过之后,算是到农闲时间。

    这会不刚好有时间做个手工,挣个十几文的,全当零花了。

    跟玉县丞说的一样,在滕显口中太过低廉的价格,却引得不少百姓过来领活。

    一个上午时间,三百个葫芦全都被领回去,大家都经过简单的教导,这活简单,估计两天都能送过来。

    谁让乡亲们都是做惯活的,一定能按照玉县丞跟滕先生的要求圆满完成。

    滕显只觉得心里不舒服,就算三百个葫芦全都卖出去,也就挣个九十文。

    九十文,还不够他一杯酒钱。

    谁料玉县丞像是知道他的想法,笑着道:“知县大人说了,账不能这样算。”

    滕显看过去,只听玉县丞原封不动转达纪炀的意思。

    “这次忙到最后,看似咱们的利润是九十文。”

    “但卖出葫芦的上集村江家,已经挣得二百多文。”

    “百姓们加工三百个葫芦,也挣了五六十文。”

    “可不能只算落到咱们手里的利润,更要看这事做完,百姓们的荷包有没有充裕。说到底,这事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多些铜板而已。”

    滕显被这个理论狠狠震惊。

    对啊,纪炀要赚什么钱,他做这种事的目的,到底是为了百姓。

    甚至最后利润也不是装他荷包,而是算到衙门的收入里面,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如果按照后世的话,那就是创造工作岗位。

    纪炀的目的确实如此,只有越来越多人有事做,有钱赚,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一滩水活起来,就要有个源头,如今不挣钱的葫芦作坊便是如此。

    可别小看这三分利润,它可是一切的开始。

    如今便宜的葫芦器皿开始制作,另一边的纪炀拜托滕显做的精致葫芦摆件也开始进行。

    这东西就不用纪炀操心了,滕显最擅长如此,现在已经拿着无腰葫芦,开始做首饰匣子了。

    按照他的话来说,一定要做个世上最华丽的首饰匣子出来。

    做什么都行,纪炀不在乎,他只在乎卖出去之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小知县简介 >小知县目录 >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