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9节
    可纪炀却道:“别,我们就走扶江县直通潞州城的官道,就走这土路。”

    “这道路越坎坷,岂不是显得我们越心诚,越艰难。”

    他都亲自押送粮草去潞州城了,不要显得艰难一些?

    让知州通判他们知道一下扶江县的难处。

    他们扶江县,苦啊。

    在如此艰苦的情况下,还能做出这样的成绩,难道不应该奖赏吗?

    九月中旬,所有东西收拾停当。

    今年一共收了四十万六千零二十斤米麦的田税。

    比之去年多了十六万多。

    这样的进步,说是跨越性也不为过。

    十六万斤的主粮,若都送到前线,也不是笔小数目。

    这些粮食留下二成在扶江县,剩下八成全都送到潞州城。

    九月十六上午,纪炀带着手下共十人出发,押送三十三万斤左右的米麦出发。

    这里面有富裕的,就是怕路上有损耗,到了潞州反而不足应有的三十二万四千八百斤。

    事情看着繁琐,但稍有一件办得不好,便会被揪到错处。

    除了粮食之外,纪炀还带了精心写下的文书。

    说起来这文书对纪炀来说最为头疼。

    别说原身了,就是他自己,也对公文格式十分头疼,苦心钻研月余,这才有个模样。

    看来以后得空,不仅要看承平国律法跟堪舆图,还要看看当官必须要瞧的文书行文等等。

    否则不好糊弄了。

    如今也就这笔字还能拿得出手。

    纪炀一行人离开时,前来相送的乡亲们挤满路口,目送知县大人押送田税,心里无比感慨。

    他们这位大人来了不到两年时间,就让整个扶江县有了翻天覆地变化。

    这样的官员自然深受他们爱戴。

    玉县丞见此开口:“别想了,好好做事,等知县大人回来,看到我们葫芦作坊,化肥作坊,还有凌家湖的路修好,岂不是更让他开心?”

    说到路,玉家湖里长看了过来,小心翼翼道:“那我们的路?当初说常华县承担三分之二,我们承担三分之一,咱们这段一直没修啊,他们那边的已经修得差不多了。”

    玉县丞胸有成竹道:“很快,很快就能修好,不用担心。”

    知县大人说过,最后那段路,常华县会抢着修的!

    果然,在纪炀走了没几天,常华县那边主动过来,说是县里乡绅们商议,从常华县到玉家湖官道的最后一段,不用扶江县动手。

    乡绅们自己凑齐银钱,把后面那段路给补上。

    主动过来说此消息的人玉县丞见过,就是上次来扶江县找知县大人的常德江,他手里田地不少,需要的化肥也不少。

    但他旁边那人,玉县丞只听说,而是第一次见,那就是华家家主。

    两人代表常华县所有乡绅地主家里说道:“我们几家虽中途才开始你们扶江县的化肥,可效果自不用说。”

    “如此的好东西,只怕其他县,甚至其他州都要过来购买,既如此,可要优先供应我们才是。”

    “这官道乃是咱们两个县守望相助的结果,不能辜负这段美意。”

    说白了,常华县的人,特别是种地的人,最明白化肥的作用。

    他们害怕化肥名声传播出去之后,其他地方花高价买走化肥,把他们常华县给拉下了,谁让常华县化肥售价低廉。

    优先卖给高价的买主,这点很正常。

    未雨绸缪,这些种地的乡绅们赶紧凑了二百多两银子,大包大揽地要把剩下的官道全都给修了。

    扶江县不用出人,更不用出力,便会有这么一条笔直的官道。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小知县简介 >小知县目录 > 第49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