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节
少卖多少。”
“只是买卖之后,收集好所有契约跟银子,全都交到县衙,我会派捕快穿便衣在你们身边监督。”
“不是想买卖土地吗,我看看他们到底有多大胃口。”
第51章
凉西州五家家主, 聚在酒楼里商议。
这破酒楼,做饭一般, 房间也差劲, 如果这不是唯一一家酒楼,他们根本不会住。
不过没关系,等他们站稳脚跟, 开个两三家,生意肯定都是他们的。
至于这家酒楼,还有隔壁正在修建的酒楼, 那都不足为惧。
但这会讨论的,自然是另一个问题。
扶江县的刁民们竟然把土地集体涨价!
说什么三两银子一亩地太亏, 必须要五两银子!
“要说五两银子也行, 运河开了, 没个七八两下不来。”
“这些人真是见钱眼开, 之前死活不卖土地, 还以为他们真舍不得,原来是坐地起价。”
“他们两个村的里长也有意思, 之前劝着不卖, 现在竟然帮忙牵线, 还说他帮忙牵线, 只要跟他交易就行。”
“估计他从中能挣不少钱。”
这四人讨论得兴致勃勃,领头的刘家家主却道:“会不会有诈?他们转变的也太快了。”
众人沉默,要不然再查查?
可怎么查也没查不到什么, 先不说这不是他们的地盘,此地百姓都不愿意跟他们说话。
就算是非编户也守口如瓶, 这些非编户大多从凉西州逃难过来, 看到他们厌恶都来不及, 又怎么会多说。
最后在上集村里长儿子那得知,原来是大家觉得,反正他们县化肥买卖便宜,耕牛农具也有,不如卖了土地,然后集体开荒。
好像是有威望的人这么说的,可他们必须提价,必须五两银子一亩地!
查来查去,好像都这么回事。
原本凉西州这六家,还想拉灌江府那十家人一起,可他们有几家竟然想离开扶江县,见到凉西州的人也是十分厌恶。
纪炀自然知道这些事,更知道灌江府的人想走,估计觉得此处要被凉西州的人祸害,所以觉得不是好地方。
其中灌江府韩家也是其中之一,或者说以他们为首。
坑那边的人,还要安抚这边,玉县丞跟凌县尉都要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
纪炀却不慌不忙,好像扶江县一点乱子都没有,笑着拟了份聘书。
聘请韩家读书人来官学当夫子。
他们刘夫子已经够辛苦的了,一个人带着一百多个学生,嗓子都要冒烟,全天候教学,谁受得了。
而且官学也渐渐走上正轨。
哪些学生只用习字算数,哪些可以准备继续读书科举,全都划分好。
现在一个夫子肯定不够的。
纪炀一边着手请夫子,一边向潞州学政那边给刘夫子请官,让刘夫子当扶江县的教瑜,主管整个县城,负责教诲所属生员。
这里要说一下承平国的官学归属。
一般来说,地方大致分文武官,再设监察一到两人。
而游离在这些制度之外的,还有教职,他们可以不听命当地长官,直属中央的礼部所管。
所以他们的升职任免跟当地的宪司没什么关联。
没有做官的举人秀才都可以去当地官学求职,求不上的也能挂个名,等有空缺了喊你们。
潞州城的官学自然规模不小,想去求职挂名的人也多。
刘夫子跟当初另一个夫子都是在挂名候补等位置。
没想到被分到此处,那另一个夫子并不想过来,原因也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