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
帝脸色又变了变,“祝尚书,你怎么说?”
祝瑞鸿始终低着头,用最恳切的语气道:“微臣虽管教无方,但如此罪名,却是万万不敢认。微臣的行事人尽皆知,向来不敢多揽权。此次贱内也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快,绝无章御史所说之心。”
章御史当即质问:“祝尚书说不是便不是?若非始终存着此心,又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脱口而出?依臣看来,恐怕除了这次,祝尚书的亲属家眷,还有更多类似的行事不为人所知才是!”
“章御史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微臣行得端坐得正,敢说你口中罪状皆是子虚乌有,恶意揣度!若是不信,你自去查证便是!”祝瑞鸿显得理直气壮起来。
“查当然得查!但此次之事已经板上钉钉,京城百姓都在说堂堂尚书原来就是这样盛气凌人、以权谋私,祝尚书总该给百姓们个交代不是?”
两边果然打起了嘴巴官司,永宣帝坐在上首皱着眉,一时没有说话。这时突然有个令人意外的声音道:“我看对祝尚书此事,倒也不必太小题大做。毕竟流言无稽,添油加醋也是常有的事。”
“不然还正有传言,说四弟将自己的王妃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了呢。”
誉王笑着说了这话,仿佛是随口一说。然而其他人听得都是一愣,接着都忍不住悄悄看向了本来置身事外,现在却突然被誉王拿矛头刻意指向的容昭。
容昭冷淡抬眸,满是阴鸷戾气的视线投向誉王,语气森然道:
“哪儿来的蠢货,说这种流言?”
第51章
容昭满是冷意的声音一出, 原本还有心看两位皇子争锋的一众大臣霎时间心里打了个激灵,久违的恐惧袭上心头。
虽然容昭凶名赫赫,但最近两年,他来朝会基本都只是走个过场, 除了战事相关, 更是从来懒得发言, 以至于这些大臣们都有些忘了这人有多可怕,第一时间还想着看他和誉王争锋。
然而当一股阴鸷煞气伴随着容昭冰冷的声音弥漫开来, 感受到瘆人压力的众大臣顿时浑身僵硬, 脑海里不受控制地回忆起了当年才十六岁的容昭,当朝斩杀了一个状告他谎报军功、杀良冒功的监军, 如注的腥红鲜血喷在盘龙柱, 把庄重的太极殿染红了的场景。
恐怖的血腥味道萦绕在整个大殿,那倒霉的家伙被斩下的头颅甚至就那么在他们脚边滚了一圈, 脸上还残留着错愕而可怖的神情。
永宣帝坐在龙椅上看着这一幕,再被刚杀完人的容昭冷冷地看了一眼, 猝不及防间也被吓得面如土色,更别提他们这些离得更近的大臣了。那是生怕厉王的剑下一刻就要挥到他们脖子上,吓得两股战战,没几个还能站稳的,大都一下子软在了地上。还有十分不体面的,倒在地上手脚并用,拼命想躲得离容昭和尸体远一点。
当年的容昭那是真的凶煞,如今这几年下来,不得不说这位已经比当初显得理智多了。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大家知道了他的可怖, 从此以后便小心翼翼,不敢再真惹怒了他。
那监军因为在军中试图违逆容昭的意思不成, 反而被容昭教训了,便急着回京给容昭编造了罪状,甚至说容昭杀良冒功时还连带扯上了靖国公。
或许这样确实有用,甚至戳到了容昭的软肋,但那监军却没想到,代价却是他当场直接丢了命。
永宣帝本想借此惩戒容昭,然而容昭到底也是皇子,本身又是个杀神,那些大内侍卫甚至都不敢近身,最后还是容昭自己甩下这一朝的人大步走了。
加上西北军本就不满那监军,得知永宣帝要惩罚容昭更是军心浮动,最后永宣帝只能表面上说是让容昭闭门思过了一段时间,就没法再追究了。
从此以后众人都意识到容昭是个得罪了就可能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