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十二章 弯弓射箭在江桥


    施肇基听说留学生们要找他,很高兴。在国内异地,老乡见老乡,还两眼泪汪汪呢,何况这是在异国它乡。

    想当年,自己不也是这样一个四处漂泊的中华学子吗。

    门开了,迎接他的,不是亲切的问候和拥抱,而是一阵不分青红皂白的怒骂和拳脚。

    施肇基想要分辨,但被证明完全是徒劳的。打的人照打,骂的人照骂,没有任何让他申辨的余地。

    一个时年已经五十多岁,仪态端庄的老外交官在中国以外的另一个地方遭到了无情的暴打、侮辱和摧残。

    打他骂他的不是别人,是他的同胞。

    老人无法还手,无力还手,也不愿还手。他的心只能流泪,或许还在流血。

    历史应该记录这一天。因为它是耻辱的一天。

    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能用野蛮来代替文明。不管用任何借口,哪怕是爱国。

    每每写到这里的时候,我都会感到一阵悲凉。我在想,我们这个号称文明之邦的民族,是不是有时也是一个不太爱讲道理的民族——枪口是用来对准敌人的,而不是用来打自己人的。

    夜深人静,施肇基写下了一封辞职电文。

    他终于又走上了和王正廷一样的道路。

    有人会说,这位施大使的政治觉悟不够高嘛。外交形势这么严峻,你怎么说撂挑子就撂挑子了。不就是被打了一顿,骂了一顿吗,简单,用红花油擦拭一下伤口,组织再关怀和慰问一下,接着再干好了。

    说这话的,我以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是的,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伤口可以愈合,责骂可以暂时抛开,但是有一样东西绝对不能没有。

    那就是做人的尊严。

    尤其是作为一个外交官,如果个人尊严和体面都无法很好维护,谈何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施肇基回家了。

    此时,国联派调查团一事已是板上钉钉,只等开年整队出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正面抗日战场1·我的家在松花江上简介 >正面抗日战场1·我的家在松花江上目录 > 第十二章 弯弓射箭在江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