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章 官复原职
。于是这个同志被逮捕法办,判了十年徒刑,到现在也不得平反。闻大名提出的理由是:当时林彪还是副主席,反对他仍然是错误的。现在,这个干部是释放了,但’反革命‘的’帽子‘还得戴着。”

    张敬怀想了想,说:“我脱离实际太久,只就文件批文件是不行的。你准备一下,我们下个星期到三平地区搞点调查研究。”

    “好的。”

    “说去就去,可不要事先和他们打招呼。”

    “不通知公安部门?”

    “你看,你这个同志,文化大革命中我都没有死,现在还怕什么呀!”

    张敬怀又想,他下去之前,好像有件急事要办,但又想不起是件什么事。想了想,哦!想起来了;顺便拿起毛笔,饱沾墨汁,在一张宣纸上写:冯怡,冯怡,冯怡…。一连写了好多个。

    卜奎走近了审视了一番,问:“冯怡是谁呀?”

    张敬怀说:“是,是,我在翠谷山庄,认识的一个女孩子,名字叫冯怡。她父母可能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死了。我问过她多次,她都不肯讲。她只身一人,没有个正式工作,也该落实政策吧。这是她给我的地址,在咱们出发之前,你找一找她,看看她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帮助的。能够解决的,尽量帮助她一下。”说着把冯怡的地址交给卜奎。

    卜奎说:“好的。”

    这些日子,稍有空闲,张敬怀就会想到冯怡。他绝对不会官复原职了,就忘记这个忘年之交的小朋友。如果能够帮助她解决一点困难,他会觉得安心一些。

    当天,卜奎就按照张敬怀给他的地址,找到了冯怡。

    现在冯怡一个人住在书店仓库的一角。室内黑暗得好长时间才看清了她的面容。墙壁的一角有一只黑锅,一只塘瓷小碗,一块旧草垫上堆着一床破被子。大概这就是她的全部生活了。只有地上堆着的一罗书,说明她在追求知识。

    卜奎说:“我是奉张书记之命来看你的。”

    “哦,”冯怡想:他还没有忘记我,随后说“我得谢谢他。”

    “你没有家吗?”卜奎问。

    冯怡说:“老张问过我多次,我都没有讲。太令人伤心了。”停了一刻才说“我父亲原来是海天大学哲学系的教授,文革中’自绝于人民‘了。我母亲因受不了这种打击,不久也去世了。”

    卜奎还是第一次听人称张书记为“老张”,可见他们是苦难中的忘年之交,问:“老张要我问问你,是不是需要帮助?”

    冯怡停顿了片刻,说:“如果是领导的恩赐,我不需要什么人的怜悯。”

    卜奎忙解释:“不是,根据你的情况,是要落实政策。”

    冯怡说:“我现在就是你看到的情况,怎么落实,我也说不清。”

    两人细细谈了很久。

    “好了,什么也别再说了,你等着吧。”卜奎说着告辞出来,冯怡送他到仓库门口。

    只过了两天,在张敬怀到地区三平视察之前,卜奎向张敬怀汇报:“冯怡找到了。”

    “她的情况怎么样?”

    “我和她谈了。我觉得这个女同志,很有头脑,很有水平,善于独立思考,非一般同志可比。我看是个难得的人才。可是,她目前当个临时工,生活也很困难,值得同情。”

    “她没有提需要帮助的事?”

    “开始没有。我看她的自尊心很强,没有主动提。”卜奎说“我想,这事在眼前摆着,也不用着她提,应该主动帮她解决──现在,该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工作已经安排在新革机械厂,在党委宣传科当干事。住房、户口、粮食关系,也都办妥了。”

    这太出乎张敬怀的意外了。现在回城、解决工作、户口等问题,无一不是比登天还难的事。他没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省委书记和他的秘书们简介 >省委书记和他的秘书们目录 > 第七章 官复原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