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指示
石有义说,最初黄顺德根本不在他们的视野之内,因为实在想不到他会干这种事。昨天下午忽然听人说他骂街,思想情绪很不对头,于是只抱着看一下的念头,暗地里提取了他的指纹。
结果和大字报上留有的指纹一对照,竟然一点不差。因此,立刻拘留,连夜突审。开始他不供认。后来就全部交代了。
送走石有义,栗宝山和张言堂用笔疾速交换意见,达成共识,确定下来方案之后,转入将计就计的交谈——
栗宝山:“言堂,你对这个案子怎么看?”
张言堂:“我认为这是一起带有政治性的刑事犯罪案件。
作案的人,黄福瑞和他的儿子黄顺德,为了对抗组织,撵走新到任的书记,达到取而代之的政治目的,造谣诬蔑,煽动群众,公然违抗宪法,匿名炮制大字报,进行犯罪活动,造成极恶劣的政治和社会影响。他们不但犯有诽谤罪,而且犯有煽动群众扰乱社会治安罪,还犯有破坏和妨碍执行公务罪。应当数罪并罚,严肃处理。不知栗书记你是怎么看的?”
“我的看法跟你差不多。我只是觉得心里太堵,太生气了。真想象不到一个有二十多年党龄,做了十多年县级领导干部的人,竟会干出这样恶劣这样缺德的事情!”
“所以,一个人一旦有了政治野心,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我真怀疑前几任书记是在他操纵下搞倒的。”’
“完全有这个可能。”
“现在该怎么办呢?”
“简单地讲,当然是以法办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但黄是县长,是地委管理的干部,应当向地委汇报,由地委做出决定。”
“你刚才对石有义讲,让他们依照司法程序办理,是什么意思?”
“我讲那句话,有两个意思:一是叫他们依法办案,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能有什么顾虑。二是作为我不便于直接参与。当然,到必要的时候,我是要向地委汇报的。”
“根据案情,黄福瑞是主犯,应当抓起他来才对。”
“这个不用我们讲,办案的人都明白,他们知道怎么做。”
“真是倒霉,刚让他带队去北京,这该怎么办?”
“在地委没有做出决定,司法部门没有采取行动之前,他还是太城县的县长,去北京,干什么,都没有什么问题的。我倒是希望这次北京之行能够满载而归。”
“满载而归的功臣,回来以后被抓起来,这在北京,在外界,影响可就不好了。”
“影响不好也没有办法,现在只能走一步说一步了。”
“应当考虑接替他的人选。”
“你有什么意见。”
“我认为应当就地选。”
“跟我想到一块去了。”
“因为不能再从上面派人了。再派人,就太影响本县干部的积极性了。”
“你考虑的是谁?”
“贾大亮。”
“我们又是不谋而合。”
“通过几天来的观察,我看这个人还可以。他是本县人,又一直在这个县工作,情况熟,人也熟,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他现在是常务副县长,接任县长也顺理成章。上来以后肯定有积极性,工作不成问题,配合也不会成问题。”
“不过,要提他,还得我去地区做工作。”
“怎么?”
“我这么估计,地区也可能对他有些什么看法。也许,这个案件的破获,可以洗清对他的猜疑。”
“只要你提出来,力荐他,我想不会有多大问题的吧?”
“按说应该是这样。”
当天下午,栗宝山正准备去地区,地委组织部杨鹤鸣部长忽然坐车莅临太城。他的车子直接开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