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恐怖的黑洞
一看不要紧,仔细一看立马就看出了破绽。每一张100元钞票上没有水印。当时在周时华家勘查现场时,竟一时疏忽了对主要物证的检查,这实在是一起重大的失误。
罗局长立即通知刑警快速出动,传唤周时华。
周时华离开公安分局还不到一个小时,又被“请”了回来,周时华不是坐在局长办公室和老朋友聊天了,而是坐在刑警队
的审讯室里接受法律的审问。
在铁的事实面前,周时华只得老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1994年8月,周时华在一朋友家的赌桌上认识了一位东北来的老板。此人自称姓王,家住在大连市,开口说话时却带着浓重的江浙口音。王某自诩自己是作钢材生意的,有办法从俄罗斯进口钢材。这次来成都主要是考察西南地区的钢材市场。
周时华一听王某能弄到钢材,便主动与人家套近乎。赌友们也都很推崇这位“钢材大王”。在牌桌上时不时故意输给王某。好让他高兴。不想,这位王某却是一只铁公鸡,一毛不拔。赌友们送给他的几十万元现款,竟不见有一点表示。后来,牌主专门找机会给王某暗示了成都牌桌上的规矩,王某这才有所醒悟。在赌友们离去时,王某给每人封了一个红包,里面装有一万元现款。实际上红包里面装的仅只有600O元是真钞,其余都是假钞。
第一个发现红包里的“秘密”的赌友是周时华。周时华没有立刻当众揭穿王某的骗局,而是马上找到王某私下抖露了他的老底。王某见“把戏”露了馅,不得不向周时华承认自己手头有大量的假钞。提起伪钞,周时华就想到了那群老实巴交的民工。
在周时华统领下的建筑队共有IOO多号人,都是他从非法劳务市场招收的来自六个省份的农村打工仔。周时华给民工发工资的方式都是采取等工程全部完成后一次性支付。在平时,每月只付给打工仔用于购买洗衣粉、香烟等必需品的零用钱。这些钱仅占工资的很小部分。周时华在见到伪钞时,忽然心生一计,琢磨起了马上就要支付民工们的10万元血汗钱来了。到9月份时,这期工程就可全部完成,待农民工到时欢天喜地揣着厚厚的一叠票子回到家乡时,谁会想到自己辛苦大半年换来的却是一堆废纸。周时华这条毒汁比毒蝎还要毒过10倍。
周时华找到了王某,按1比11的比例换回了1O万元的假币。周时华把假币用报纸包好后藏在他老婆的衣柜里。万万没想到,假币还没有派上用场,就被保姆付之一炬。冥冥之中,老天保佑了那帮民工躲过了这场劫难。
不久,流窜作案的王某在成都被缉获。据供认,王某本是福建的一农民,半年前,通过海外走私,购进了1OO多万元台湾版假币。在这半年时间,王某携带假币云游四方,致使这批假币四处流散,王某从中获取暴利8万多元。
周时华发觉假币被烧毁后竟敢向公安机关报案,目的是为了利用保姆外逃的机会,搅乱视线,以假乱真,企图以此来拖延民工的工钱,直至全部侵吞。案发后,周时华虚虚实实,掩掩藏藏,精心导演,目的也就是为转移公安人员的注意力,最终将民工得不到工钱的愤怒迁移到公安或保姆身上,从中渔利。周时华的每一步计策实在是狠毒至极。
心狠手黑的周时华机关算尽,最终却使自己身陷囹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