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未来去往何处
路开通;工期长达17年的三峡水库建设计划(1993—2009年)也迎来工程的关键时刻。水库完工后,将超过巴西的伊泰普发电站,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发电站。此外,超过百万人的移民计划顺利进行。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也出现问题。中国经济的栋梁国有企业改革没有按照想象的那样发展。沈阳市上半年有33家国有企业破产,武汉市到11月末为止,破产的企业数量达到百家……中国首次发表环境白皮书并指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三河三湖的公害情况确实很严重。假冒商品泛滥、偷工减料的工程时有出现、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呈现出的良莠不齐令政府头疼。这一年,GDP增长9.6%。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既抑制通货膨胀,又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有外国人发文,认为朱镕基该拿诺贝尔经济学奖。但市场经济有利有弊,政府意图通过行政手段把弊端最小化。精神文明建设应运而生。这个名词此后将被反复提及。
等到了1996年最后一天,时间急不可待地逼近上午9点,耐人寻味而又意义深刻的拍卖即将在温、杭两地同时开始。拍卖的物件其实并无特别——10柄越王古剑仿制品,仅此而已。
拍卖首创中国拍卖史上异地拍卖先河。多年后,人们或许已忘记其历史意义,但一个场景定会在现场许多人的脑海中反复闪现: 编号为18的仿制剑最先出场,温州两个竞买人连番叫出高价,杭州方面几乎没有争叫的余地,最后106号竞买人以3.2万元拔得头筹。
被国人讥讽为“文化沙漠”的温州,展现出强大而不可遏止的文化诉求。
诉求中究竟包含多少文化成分?不妨再来看看这年温州图书超市开业时的情景: 开业当天营业额达3.6万元,最畅销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邓小平文选》;而定价为4800元的精装本的《四库全书》几天内售出22套,购买者多是个人。
令人惊讶的事情屡屡发生。感觉一夜之间,温州城多出许多书店、报亭,走在街上,每隔几百米便会看见一个书报摊。据传言,一些地区的书店比米店、金店多出近4倍。
钟声敲响,一只由温州桥头镇农民组成的管弦乐队正在上海音乐厅演奏。悠扬的乐曲声中,所有人都沉浸在对于未来的想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