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个大概,陈继来却一口咬定这是90年代的仿制品。</p>
这下可真的难倒陈继来了,难道他能告诉这些人,自己的眼睛有特异功能?</p>
看到大家都在怀疑,他晃了晃脑袋,</p>
还是装个毕吧!</p>
这个行业你装得越高深,越能让人信服。</p>
淡淡地扫了一眼众人,“我只能告诉你们它是90年代的仿制品,你们非要把它当宝贝那是你们的事。”</p>
“反正又不亏我的钱。”</p>
“……”</p>
众人一滞。</p>
陈继来道,“你们都是这个行业的翘楚,有些话至于让我说得这么明白吗?”</p>
他指了指百宝斋架子上摆放的十几件古董,“南宋初期的。”</p>
“这是乾隆时期的。”</p>
“这是汉代文景时期的。”</p>
“这是元代青花瓷。”</p>
“……”</p>
一一将这些古董来历道明,说得众人一愣一愣的。</p>
这小子还真有几把刷子,一眼就能扫出这些东西的来历。</p>
他们都是左汉东的朋友,左汉东这里有什么宝贝,他们一清二楚。</p>
圈子就这么大,今天谁收了一件宝贝,圈子里马上就传开了。</p>
陈继来说得一点都不错,难道真是自己几个人看走了眼?</p>
这时左汉东接了一个电话,“嗯,嗯,我知道了。”</p>
挂了电话,他对众人道,“现在已经证实了,它的确是近代的仿制品。”</p>
为了安全起见,左汉东特意将罐子送到权威部门做了鉴定。</p>
没想到权威部门的专家也说,这是近期的仿制品。</p>
时间应该在九几年左右,具体的他也说不清楚。</p>
众人这才怔怔地望着陈继来,“真让他说对了?”</p>
想到刚才陈继来一口道出百宝斋这些古董的来历,他们也不得不佩服。</p>
毕竟这么多人研究了这么长时间,只有陈继来一个人看出来了。</p>
“小伙子,你牛逼!”</p>
穿唐装的中年男子朝他竖起了大拇指。</p>
“小兄弟,有时间到我店里来坐坐。”</p>
对方递过一张名片,向陈继来发出邀请。</p>
穿长衫的男子也道,“我也欢迎你,有空常来看看。”</p>
刚才冷漠的众人,一个个变得热情起来。</p>
纷纷递上自己的名片,陈继来倒也谦逊,将他们的名片收好。</p>
“左总,打扰了。”</p>
几人离开后,左汉东兴奋地道,“小兄弟,我这里还有一件宝贝,麻烦你帮我掌掌眼。”</p>
左汉东上楼抱出一个长方形的盒子。</p>
这是一幅书画作品。</p>
盒子很普通,没什么特别之处。</p>
左汉东打开盒子,拿出那卷长轴。</p>
那是一幅特别精致的画卷,长一米多,宽八十公分左右。</p>
左汉东道,“这是我花了八千多块钱收回来的,应该是正品,可我总感觉哪里不对。”</p>
陈继来仔细一瞧,目光穿透画的表层。</p>
1756年,郑燮。</p>
画卷打开,只是一幅普通的山水画,上面的落款是黄裕安。</p>
以一个外行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