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生在八十年代的东北农村,出马也有些年头了。</p>
干我们这行的,要承担因果。</p>
有个说法,说因果多了,不得不修鬼仙、抓弟马,重复下去,逐渐让人身心俱疲,沉沦其中,难以脱身。</p>
我小时候父母双亡,住在姥姥家的时候,经常看到些不干净的东西,找了大仙来看。</p>
“孩子,你命犯三灾八难,不如出马顶香吧。”</p>
拜完香案、七星,师父说就算第马香童了。</p>
至那以后,我也改名为何无病。</p>
我师父姓胡,大概四五十吧,听说很有本事,大家都叫他胡婆。</p>
胡婆眼睛一黑一灰,头上挽着发髻。</p>
家里的布置很简单,一些符纸,三色旗,一根鞭子,一个小鼓。</p>
在师父家里大堂正前方,供奉着一个九尾仙狐的画像。</p>
待到我成年时,接的第一个活在离家不远的小县城里。</p>
有一家小饭馆老板的儿子整天高烧不退,怎么吃药都一直不醒,去医院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然后就来找我师父了。</p>
我们还没进门,就看到一条肚子破裂的死长虫。</p>
师父伸出手掐了一卦,摇头说道:“这长虫是你家得罪的吧,小孩子也不小,不能这么不懂事。”</p>
只见那家人慌忙跪地磕头;“大仙啊,我家孩子就是以为那庙里没东西啊,才扔的炮仗啊,那谁也不知道啥事啊。”</p>
见他们为人父母可怜,师父没有见死不救。</p>
那家拿出一沓钱,师父把钱压在香炉下面,然后上了一炷香。</p>
上香是出马弟子和老仙沟通的一个方法。</p>
在看香的时候要看火,看烟,看灰。</p>
这点香也有讲究,不能扇风也不能吹气。火苗上窜就是吉,不起火冒黑烟就是凶。</p>
只见那香火冒着淡淡的黑烟。</p>
“这是惹着仙家了,请个神道个歉说道说道就没事了。”师父说到。</p>
师父拿出小鼓,在原地舞了起来,嘴中还念念有词。</p>
“日落西山黑了天哎,家家户户把门闩,行人君子把家还,鸟飞山林,虎归山。”</p>
“今天弟子请仙家,也来看看孩子无意的举啊。”</p>
“孩子有错要认罚,仙家你也莫怪见儿”</p>
“仙家今日你来看啊,五色的旗,五色的幡,五色的小旗红白兰。”</p>
“仙家来时带魂来啊,人魂归在人身上,马魂安在马旁边。”</p>
“临走送你三通鼓,送你回府去修仙。”</p>
“小心走,小心看,送你一岭又一岭,过完一山又一山。”</p>
唱词的时候,看着胡婆的眼睛闪着光,那脸怎么看怎么像狐狸脸。</p>
跳完大神,胡婆扎了一个小草人,拿起一张符贴在草人上。</p>
“把这东西在小孩头顶烧了,把那死长虫埋了,对着人家磕三个头,上三炷香,这事就算了了吧。”</p>
此事罢了,我就跟着师父回去了。</p>
回到家中,师父和我讲:</p>
“咱这个行当,出马顶香,你也看了不少了,也没啥教你的了,出马顶香这种事一干就不能停了,师父我经常出马,染的因果太多了,不想害了你。”</p>
“以后就靠你自己了。”</p>
“走吧,也别往下传了,把咱这事记下来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