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8章
医术和医德也赢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p>

    “郝医生,您真是活菩萨啊!要不是您,我这老腰还不知道要疼到什么时候呢!”一位老奶奶激动地握着郝建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p>

    “郝医生,您看我儿子这腿,还能不能治好啊?我们跑了好几家医院,都说没希望了……”一位中年妇女带着孩子,满怀希望地望着郝建。</p>

    “大妹子,你别着急,我先给孩子检查一下。”郝建耐心地安抚着孩子的母亲,然后开始仔细地为孩子检查身体。</p>

    看着村民们一张张淳朴的面孔,听着他们一声声真诚的感谢,郝建感到无比的欣慰。他深知,对于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健康就是他们最大的财富。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守护好村民们的健康,让他们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p>

    杜晓兰则将村里另一处闲置的房屋收拾出来,办起了一所小学。说是小学,其实更像个“启蒙班”。村里不少孩子因为贫困上不起学,杜晓兰便自掏腰包买来课本、文具,教孩子们识字算数,还给他们讲外面的世界,讲那些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杜晓兰的课堂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孩子们亲切地叫她“杜老师”。</p>

    郝建和杜晓兰的善举在十里八乡传为佳话,他们的事迹也吸引了县里领导的注意。县委书记亲自来到村里,对他们的义举表示感谢,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p>

    “郝建同志,杜晓兰同志,你们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你们是时代的楷模,是广大知识青年的榜样!”县委书记握着他们的手,激动地说道,“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做出的贡献!”</p>

    听到县委书记的话,郝建和杜晓兰深受鼓舞,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那就是: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贡献力量。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都献出一份爱心,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p>

    日子一天天过去,知青点的老房子里,郝建和杜晓兰并肩坐在桌前,昏黄的灯光洒在他们脸上,映照着彼此眼角悄然爬上的细纹。</p>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我们都已经……”杜晓兰放下手中的针线,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p>

    “都已经为人民服务了大半辈子了。”郝建笑着接话,握住杜晓兰的手,轻轻摩挲着,“还记得当年我们一起建诊所、办学校的场景吗?那时候,真是又苦又累,但心里却无比充实。”</p>

    杜晓兰点点头,眼中泛起回忆的光芒:“是啊,那时候虽然条件艰苦,但我们都怀揣着梦想,互相扶持,共同走过了人生中最难忘的岁月。”</p>

    窗外,知青点的老槐树在夜风中沙沙作响,仿佛也在诉说着岁月的变迁。</p>

    “晓兰,”郝建突然转向杜晓兰,目光灼灼,“你还记得我们当年的约定吗?”</p>

    杜晓兰的心跳微微加速,脸上泛起一丝红晕:“什么约定?”</p>

    郝建深吸一口气,郑重地说道:“当年我们约定,等我们老了,就一起回到这里,回到这棵老槐树下,回忆我们共同走过的青春岁月。”</p>

    杜晓兰的眼眶湿润了,她轻轻地点了点头:“嗯,我记得。”</p>

    “晓兰,我们……”郝建还想说些什么,却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p>

    “谁啊?”郝建眉头微蹙,起身去开门。</p>

    “郝大夫,不好了!王大山他……”门外传来村民焦急的呼喊声,声音中带着一丝慌乱和恐惧。</p>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穿越七零,我在官场混开了简介 >穿越七零,我在官场混开了目录 > 第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