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男香客身材不高,微胖的香客一身传统对襟褂,不细看,还以为是寺庙里的居士。</p>
男香客手上带着几串佛珠,做工细腻、圆润、饱满,色泽鲜亮。福松涛不知道这佛珠到底是小叶檀香木制作而成,还是沉香金丝楠木制作而成,这佛珠金黄中带些乌紫,一看就是非常金贵的佛珠。</p>
“不卖。”福松涛淡淡地回道。</p>
一个热爱艺术的人,不是商人,绝对不肯轻易把自己的作品卖掉,因为每件作品都是自己亲生的孩子。即使有缘人,也要看此人和作品的缘分。</p>
“如果您不愿意,咱们可以物物交换!”男香客并不死心,他知道,和这样的大师级别的人物打交道,讲究的是一个缘分,讲究的对艺术的共同认知和爱好。而且,必须缘分到了,才能和大师成为朋友,甚至是知交,即使不出一分钱,也会得到大师赠送的画作。</p>
于是,男香客把自己手上的一串檀香木佛珠取下来,态度极为诚恳地问道:</p>
“您看,这个可以和您的画作交换吗?”</p>
福松涛依旧摇头,他开始慢慢地卷起自己的画作,然后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把画作塞到画轴中。</p>
在福松涛的大脑深处,他有自己的判断:商人眼里,一幅画,商人看到的往往只有金钱;在一位艺术家眼里,一幅画,艺术家看到的一定是艺术。艺术,只能托付给懂艺术的人。</p>
年轻的艺术家福松涛不擅长和陌生人打交道。他对这位男香客道:“施主,本人的画作真的不卖。”</p>
中年香客并不死心,他临走时对福松涛道:“这样您看行不行,我先借您的画作,带回家欣赏一下,用这串佛珠作为抵押。如果半年之后,我没有来还您的画作,这檀香佛珠就归您了!”</p>
福松涛看到这个男香客真的很执着,而且,非常懂艺术,拗不过他的热情,于是答应下来。</p>
半年后,这位香客如期而至。他们一起品茶,聊画,聊禅。渐渐熟悉,这样一来二去,福松涛和香客慢慢地成为故交。</p>
这位香客,其实他的身份是一名工艺美术大师。他叫方鲁禅,是一名画院院长,有些三脚猫功夫。他常年行走四方,寻师访友,结交大师,当然他有自己的目的,行骗才是他的老本行。</p>
方鲁禅非常喜欢福松涛的画里带着的禅意,他了解到福松涛是一名居士后,他建议福松涛勇敢地走出寺庙,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个人画院。这样,可以认识画家圈更多的艺术家。</p>
福松涛一想,这个建议挺好。于是他接受了好友方鲁禅的建议,准备拿出自己的积蓄,又得到诸多好友和方鲁禅的支持。于是,准备筹备创办自己的第一家画院——溪月画院。</p>
有了画院,等于有了一个长期交流的平台,接触到更多的画家大咖圈子。可以参加高级别的画展,提高名声。拍卖画作和收画徒增加收入,可以以画养画院。</p>
可一去打听房租,他有些傻眼。一套房子两间店面,一年需要4万多的租金,还不包括画院的装潢费用。</p>
目前,自己手头仅有一万多元积蓄,好友们和方鲁禅的支持,只是口头支票。</p>
福松涛时刻谨记新的师傅的教导,师傅说,你的艺术创作想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你得入乡随俗,到咱们当地到处走走看看,了解风土人情,风俗民情,历史文化,历史建筑,工匠大师等。</p>
为了艺术创作,闲来无事。福松涛就爬到方岩山顶,在丹霞巨石上打坐,听风,听山涛,听山泉流响,听山下叮叮当当的五金作坊传出的敲打声。</p>
此时的福松涛还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