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尹老爷子朝五金作坊外的坝子瞧了一眼,一眼看到儿子那魁梧的身材,他背上还背着一个白色的帆布袋子。</p>
这天刚好是周二,尹德芳突然在周二回家,还是让在作坊敲打的尹老爷子吃了一惊,他心里咯噔一下,知道坏事了,他真辞职了?</p>
这让尹老爷子多少都有些意外,他暗自思忖:</p>
那次村里做戏家里请客,自己没有正面答应他辞去公职,难道这傻儿子,真的辞职不干了,回来当一名没有任何保证的五金工匠?</p>
原本在敲打五金制品的尹老爷子,本能地停下敲打器具。按照正常道理,今天是周二,尹德芳应该在单位上班才对,即使他辞职,也不会这么快就批下来啊。这犟儿子,哼,等着他吃苦的日子还多着呢!</p>
听到摩托声声进了自己的作坊院坝,发现来者是自己的儿子尹德芳的时候,他假装不知道,也难得理会这个不争气的宝器儿子,然后继续敲打自己的五金器具。</p>
“爹,我回来了。”尹德芳停好二手摩托车,他主动和老爷子打招呼。</p>
“······”</p>
尹老爷子心里不痛快,他假装没有听见儿子的招呼声,喉咙里真的也发不出声。</p>
他只好故意用力捶打器具,把敲打声提高到八十分贝以上,掩饰自己的窘迫。</p>
尹老爷子一双眼睛近年有些昏花,他戴着一副黑边老花眼镜,无神地看着自己面前的锡铅合金制品。</p>
他心里有诸多的苦楚,可以说矛盾至极。这五金工匠手艺,真的对老年人不太友好。而且,这五金工匠生意每况愈下,很难养家糊口。说难听点,他只是靠这锤打五金的金属之声安慰自己,白耗余下不多的岁月而已。</p>
大儿子不愿意干,三儿子也不愿意干。自己的二儿子尹德芳倒是一个合适的五金手艺继承人。如果尹德芳再不继承这项古老的技艺,这项古老的五金工匠技艺即将随着自己入土,从此烟消云散。</p>
哎,真的愧对老祖宗,也无颜面对自己的老祖宗啊。从内心出发,尹老爷子不想让这门五金工匠手艺在自己手里失传。</p>
但是,他又不想让自己的二儿子尹德芳接过这个衣钵,因为现在购买锡铅手工制品的人越来越少,这门五金工匠技术压根养不活一大家子。</p>
尹德芳提着帆布袋,走进尹老爷子10平米的工作坊。他解开袋子,拿出刚买的银锭,对老爷子道:“爹,我借您的工具用用,我就不信邪,非打造出一把漂亮的工艺银壶不可。”</p>
说完,就开始动手点燃炉子,拿着火钳,夹住银锭,放在火炉上,开始加热银锭。</p>
尹德芳从小就知道,金银铜铁锡铅等的熔点是不同的,加热金属,讲究的是一个火候。炉火温度太高,金属就熔化了;温度太低,起不到软化金属的作用。</p>
工匠捶打起没有软化的金属来,手被震得青痛不说,压根锤打不成自己需要的样式。</p>
他从尹老爷子的五金工具加上挑了一把适中的锤子,找了一个锤银锭的专用铁架子,就学着爷爷和老父亲那样开始捶打这块加热过的银锭。</p>
毕竟他血液里流淌着工匠世家的血液,记忆深处知道如何把一块银锭捶打成一张薄薄的银片。</p>
叮叮当当,尹德芳专注地捶打银锭,豆大的汗水从他的额头浸出······</p>
父子俩你敲打你的,我敲打我的,五金作坊里传出悦耳动听的敲打声。这富有节奏的美妙音乐,从一个不起眼的方岩小山村角落,飘向很远的远方,飘过大洋彼岸,飘进巴黎卢浮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