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御书房。</p>
赵徽音到的时候,太子和裴寂已经到了。</p>
两人并排站着,中间隔着一人的距离。</p>
见赵徽音来了,两人同时抬头看了过来。</p>
太子面带笑容,语气亲昵,“阿姐来了!”</p>
裴寂目光凛然,神情冷淡,“参见长公主。”</p>
赵徽音的视线在裴寂身上一扫而过。</p>
不愧是镇北王,演技当真不错。</p>
只看他这冷淡的样子,谁能想到他昨日还在她的床榻上灼热又疯狂?</p>
演技真不错。</p>
赵徽音看向乾元帝,“父皇。”</p>
乾元帝早已放下了手中的朱笔,笑容和煦,“阿音来了。朕喊你们过来,是有一事想听听你们的看法。”</p>
太子立即笑着询问,“父皇,是什么事啊?”</p>
乾元帝淡淡的看了太子一眼,“已经六月,淮南汛期将至,朕欲派人前去巡视,你们觉得派谁比较合适?”</p>
赵徽音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垂眸思索前世。</p>
前世父皇也有此一问,只是那时她前一日刚听了叶淮序的建议,觉得太子才是储君,应该给他机会显现才能,所以在太子举荐了人之后,她虽觉得有些不妥但也并未阻拦。</p>
可一月之后,淮南就发生了水灾,百姓流离失所。</p>
太子举荐的去巡视的大臣,将责任全都推到了两淮巡抚的身上,说其贪墨银两,没有好好修缮堤坝,才造成了水灾。</p>
当时人证物证都有,两淮巡抚被判了斩首,案子很快就结束了。</p>
那时不觉得这事有什么问题,但现在想来,却只觉得里面疑点颇多。</p>
两淮巡抚她也是见过的,且有过交集。</p>
其脾气虽然不好,可却是一个将百姓看的很重的人,应当不会做那样的事情才对。</p>
这其中....绝对有不为人知的隐秘。</p>
上一世没能查清楚的事情,这一世,必定要查个一清二楚才行。</p>
赵徽音抬起头,正好听到太子正在举荐官员。</p>
“父皇,儿臣觉得陈茂庭陈大人很合适。”</p>
“哦?”乾元帝语调上扬,“为何?”</p>
“陈大人本身就在工部,对水利之事本就十分了解,派他去,定然不会出什么纰漏,也能巡查的更仔细一些。”</p>
赵徽音听到这话,心中那一点点的疑惑,在这一刻,瞬间就清明了。</p>
陈茂庭对水利之事十分了解,巡查时能更仔细。</p>
但同样的,正是因为陈茂庭对水利之事十分了解,才更容易在其中做手脚,事后也不容易被查出来。</p>
乾元帝听了太子的话,并未说可或不可,只是含笑看向了赵徽音。</p>
“阿音,你觉得应该派谁去?”</p>
太子也朝着赵徽音看了过来,眼睛满是紧张之色。</p>
赵徽音刚刚一直都在思索可以派谁去,此时听到乾元帝的询问,淡然一笑,“父皇,儿臣倒是觉得,徐大人比较合适。”</p>
“你说的是监察御史徐炎峰?”</p>
“正是。”</p>
“阿姐推荐的定然是好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