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63章
般。”

    邵清回身,见到姚欢突然面色凝重,目露恍然大悟之意。

    “怎么了?”邵清讶然。

    姚欢顾不得理他,径直问那船工:“你们运的木材,是整根的树干?”

    船工“咳”了一声,道:“秦陇之地的木材,哪能与两淮和南边过来的比,宫里、衙门和开封的富贵人家都看不上咧。不过是些松、桦、栎树之类,在渭水码头上船时,都是锯成一段段的,有些实在质地太孬的,就劈成柴禾似的,运起来不费劲。反正那些,进了开封城的木行,也是专卖给中等人家,冬天里当燃火之物。”

    姚欢又问:“你们卸木头时,怎么做?”

    船工比划道:“渭河转黄河,再转汴河,一路总是闷了不少潮气。故而,船到码头后,若是晴天,我们就这样打开舱盖,先将木头晒得一整日,再卸。”

    姚欢心道,怪不得,此前没有出过事。

    她转向邵清与杜瓯茶:“杀死章家小妾和那位教书先生的,不是人,更不是鬼,而是木头。”

    不出所料,邵清与杜瓯茶,还有那船工,一脸的懵。

    姚欢也犯难。怎么跟古人解释,木头,尤其是砍成一段段的新鲜木料,会对外缓慢地释放一氧化碳。

    再是缓慢,从渭河到汴河这么多天,一氧化碳的浓度,也是足够杀人了。

    人躺平,是认命。

    树躺平,则是要命。

    ===第370章

    刑侦现场还原实验===

    开封府的殓房,与公廨各曹,隔了一条街。

    这晦气的所在,午未之交、阳气最足之时,也冷清得很,门口只一个小吏看着。

    邵清上前,客气道:“今日哪位仵作当值?”

    小吏一眼瞟到红袍官人腰间的银鱼袋,立刻恭敬回话:“禀官人,是姜仵作当值。”

    邵清淡淡道:“不错,挺巧,我们要寻他问个公事,内子进去说几句,我就于此处候着,足下行个便宜?”

    小吏从未被绯服官人称为“足下”过,堆笑应承着:“官人太客气了,我这就引娘子进去。”

    殓房前,姜仵作正蹲在太阳下,啃炊饼。

    抬头看清是姚欢,姜仵作忙站起来行礼。

    三年前,姚欢与姜仵作,一起用环甲膜穿刺的方法,救了花粉过敏的辽国使者一命。在官家赵煦跟前,姚欢为姜仵作讨来了几十贯赏钱。

    这对一个仵作来讲,是大数字了,姜仵作很感激这个小娘子。

    熟人相见,姚欢直奔主题:“姜大哥,前几日你们验过一对年轻男女的尸身,说是被捂死的?”

    姜仵作点头:“是验了那么一对,姚娘子怎地来问这个?”

    姚欢道:“自是与我熟识的友人相关,姜大哥勿虑,不论亲疏远近,真相如何,顶要紧。我只想来问问,尸身的面颊、嘴唇,比之寻常的死人,是否不见青白色,反而特别红润?”

    一氧化碳中毒的受害者,体内碳氧血红蛋白含量极高,碳氧血红蛋白呈现樱桃红,会令人体皮肤好像染了胭脂,故而姚欢有此一问。

    姜仵作诧异道:“嗯?娘子厉害,有如亲见。当时我正要交值,瞄了一眼拉进来的尸身,便与衙役道,怎地这个月令,还有燃炭中毒的。”

    姚欢眼睛一亮。自己又低估古人了。

    她本以为,南宋时的著名提刑官宋慈,才开始研究一氧化碳中毒这回事。

    原来北宋时的小小仵作,就已能根据死者的皮肤状态推测死因。

    只听姜仵作又道:“那对男女,服色质地都上乘,一看就不是穷苦人家。唉,咱们干仵作的,都晓得,越是家中用得起炭的,越是容易出事儿。你可晓得,秦观秦学士,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宋清欢简介 >大宋清欢目录 > 第16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