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76章
钱阿丰,往黑暗深处疾步而行。

    ……

    这一夜的开封城,与平时并没有不同。

    七十二家正店里,依然灯火通明,觥筹交错。

    鸡儿巷中,打着红牙板子的姑娘们,依然低吟浅唱,或者与客人们说笑诉情。

    州桥的夜市里,令人眼花缭乱、口舌生津的各色吃食浆水,依然热销,堪堪一两个时辰,便售卖一空。

    汴河的虹桥上,文人雅士依然凭栏赏月,词性大发。启发他们灵感的,除了头顶的朗朗皓月,还有不远处依偎呢喃的鸳侣。

    城北的大宋皇宫,则依然在酉末准时落下宫门,经过一夜休整后,重新运作出皇命、政令、权术,乃至肮脏不堪的阴谋诡计。

    而在这个繁华喧闹的都城之下,一条已经废弃的军用地道,正帮助一个囚徒与他的妻子,逃出生天。

    这条地道,由前朝的统治者所挖,一旦都城被围,一部分兵卒将通过这条地道,来到城外的荒野一隅,造成援兵已至的假象。

    ……

    姚欢喘着气,专注地跟随前头的男人们。

    她紧张,又有些激动。

    前世在现代,看过的考古发现场景,再次浮现眼前。

    那时作为出土文物的七宝莲花灯和官井的螭首砖,帮姚欢锁定了地道在此世的范围。

    孟皇后放火烧了瑶华宫后,向宗人寺要了狭小的澄虚道院,寻个由头趋走闲杂,找来王犁刀等帮手,挖到、并勘察了地道的走向,试验了期间会否令人窒息。

    李七娘看到了将作监的营造图,知晓了同文馆下的情形,算出了由地道往同文馆夯土地基开挖的最短、最安全的路线。

    姚欢终于身处地道中时,深深明白,倘使没有今日不在现场的两位妇人,她的计划,未必能实现。

    前头渐渐亮了起来,亮到无须再依靠荧石球来照明。

    船工吴翰钻进来,手里拿着一柄铁锤。

    “这段河道荒得很,莫说巡卒,连野狗都没一条,放心砸。”吴翰对卫无常道。

    卫无常放下邵清,气沉丹田,手起锤落,三四下后,砸开了他脚上的铁链。

    吴翰带着他们,钻出地道。

    他已经在这里,守了几天。现在,这个洞口,可以由钱三郎封起来了。

    卫无常将依然沉睡的邵清扛上渔船,放入最大的一只竹筐,盖上毡布。

    姚欢缩在另一只竹筐中。

    夜色里,这条渔船,渐渐汇入繁忙的汴河主航道,与其他那些货船与客船一样,靠着顺流的速度,很快就经过了东水门。

    然后,船儿们将继续往南,在帝国星罗棋布的水运网络上,结伴同行,或者分道扬镳。

    姚欢透过竹筐的洞眼,最后看了一眼大宋的都城——开封。

    ===第398章

    尾声===

    公元11107年,中原王朝使用“中绍”年号六年后,它的西南邻居——大理国,迎来了第十六位皇帝——段正严。

    段正严即位的日子,正逢大理国盛大的“绕三灵”节。

    这是从南诏时期就存在于白族中的节日,“三灵”来自白族的神话传说,分别指西天护法神“建国皇帝”、洱河灵帝“段赤城”,以及建国皇帝的爱女保芸公主。

    每年的四月,为期三天的“绕三灵”节日里,大理国的羊苴咩城,人们在苍山洱海边,拜祭神灵,折桑做冠,载歌载舞,十分热闹。

    新君登基乃大喜,今岁,段正严宣布,除了减少夏秋两税外,自“绕三灵”节开始的三个月内,羊苴咩城的商税也予以免除。

    一时之间,四方商贾云集。

    白族人的茶叶与药材,乌蛮人的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宋清欢简介 >大宋清欢目录 > 第17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