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96章
    “朱景勉,”

    “见过秦武侯。”

    李观一从容颔首,朱景勉已抬眸,老者缓声道:

    “秦武侯欲如何?”

    “吾听闻你欲收拢学子,前往江南,是为了教导百姓读书识字?”

    李观一淡淡道:“有何不可?”

    朱景勉摇了摇头,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圣人有言,百姓应该让他们吃饱喝足,穿暖住好,而后就可以,百姓不懂得分辨,需要有君王引导他们前行,是所谓圣人君子。”

    “秦武侯是要将利器交给百姓吗?”

    而在上位,陈鼎业端著酒盏,淡淡道:“李观一没有根基,我还不曾听过,见过有学宫的大儒们去齐齐挑战一人的。”

    姬子昌缄默,他担忧看著李观一。

    原本这天下的秩序就是一潭死水,他和李观一搅动了这凝滞的死水,于是就翻腾起来了浪潮,原本被积压著的,潜藏在平静死水之下的那些东西,就会在第一时间出现。

    君王出行,自然会有史官相随。

    姬子昌背后的宗室史官提笔记录,低声道:

    “天启十一年秋,学宫诸子百家,共伐一人。”

    姬子昌的手掌握紧,这是代表著宗室的反扑。

    诸子百家,共伐一人。

    后世人看史书,第一时间就会去觉得此人恶劣。

    面对皇帝,皇族的宗室不会不知死活地明面上去反扑,他们的反扑会是一种阴柔的,防不胜防却又笼罩了各个方面,不同角落的反噬。

    陈鼎业嗤笑,淡漠垂眸:“史官。”

    陈国史官往前一步。

    陈鼎业独自饮酒,鬓角白发垂落,宽大有陈国纹路的袖袍垂下,淡淡道:

    “记载。”

    “天启十一年秋,学宫,秦武侯,独战诸儒。”

    陈国史官应诺。

    姜万象大笑,也道:“史官。”

    应国史官踏前一步,道:“陛下。”

    姜万象道:“载因为对方自有一套完美的逻辑,他们的逻辑和思维是基于维护他们熟悉的秩序而完成的。

    他们维护的是这个基础的秩序之下自己的利益。

    这诟病已继续了八百年!

    李观一想要拔出剑,但是他知道,这帮老朽的腐儒他不在意,他要的不是名士和大儒,是学宫那些年轻的学子们,老迈者守旧,年轻的人去奔赴时代。

    但是偏这些老朽者具备偌大影响力。

    李观一眸子里带著淡淡的元气,他看到这老朽者身上有一股浩大的气息冲天而起,这就是所谓的【浩然正气】,是这些大儒自我意志和气息的汇聚。

    磅礴浩瀚,并非武者,却也各自有玄妙之法。

    就在此刻。

    一阵和此刻针对李观一的氛围格格不入的脚步声传来了,平淡的声音道: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两位老迈的大儒怔住,此地上千人注视著那踱步走到了李观一旁边的年轻儒生,后者模样温和宁静:“我便是观一这边,应对诸位夫子之人。”

    朱景勉皱眉道:“也没有老师代替学生而出的道理。”

    王通笑著道:“今日就有了。”

    他看了下李观一,温和道:“你不擅长这些东西,学宫的论道,比得是圣人学说,也比浩然正气,你终究是修行武道的,于此不熟悉。”

    朱景勉道:“今日就有,果然是歪曲夫子之说者。”

    王通道:“你我之辈,永远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太平令简介 >太平令目录 > 第29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