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术动作时使用的道具。
因为这个镜头只拍马的左侧,而整个右侧是在镜头的盲区以外,不怕穿邦,所以安装了这种块头较大的道具,连依依这样的非专业武行也能完成这一系列的超高难度的动作。
依依一把抓住了马鞍,整个人伏在马抓上,从镜头里看来就像是身手了得的女侠贴在了马腹上。
这时,藏在旁边壕沟的副导演手一挥,低声道:“上去上去”
几个扮演日本鬼子兵的战士穿着瓜皮黄的日本兵服装,举着三八大盖就冲了上去
依依紧贴在马腹上,举手抬枪,盒子炮上绑着鲜红的枪缨,几声枪响之后,几个鬼子兵纷纷倒在地上。
“好,cut,过
”
场地尽头的一个剧务在耳机里听见导演叫cut,立刻跳了起来,举起红,绿两色小旗,双手打了个叉,然后横着抹了一下。
场上的剧组成员和辅助拍摄的战士们一片欢呼,从这个旗语上他们知道这一条已经过了。
依依就势在马抓上一蹬,跳下地来,顺着惯性噔噔噔连退了三四步,终于稳住了身形。
一辆场地吉普适时的开过来,依依踩上驾驶副座,倚着门边,车子调了个头,向易青和武术指导那边驶去。
那边另一辆吉普载着马术指导从依依的车旁边开过,教练笑着和依依打了个招呼,车子加速而去,马术教练在两个战士的协助下制止了还在场地里撒欢猛跑的奔马。
依依的车开到副导演监视器旁边,看起来了镜头回放。
三十米外的一辆敞棚导演车上,站在副驾驶上的韩山平放下了手里的望远镜,朝身边的助理竖了竖大拇指,赞叹道:“真没想到,易青和他们华星的拍摄水平,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境界。在国内,绝对没有一支团队能够超越他们,简直连差不多水平的都找不出来。以往那些拍主旋律的单位,那就更不可想像了。”
韩山平的助理在一旁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刚才的那个镜头,从依依开始跑的地方,到最后开枪射击,扮演鬼子的演员倒地,整个区域纵横一千多米,使用了两条交叉轨道,整个过程长达两分多钟,全部在一条内拍了下来。
要是按照以往的拍摄水平,这样的一个镜头,起码要拍一个星期,最快也要四五天。
首先要把这一段长镜头拆成十几个短镜头来拍依依起跑是一个,马匹从旁边跑过来是一个,依依跃上马背是一个中间奔跑的过程还要拍一两条,再加上鬼子兵跑出来的镜头和依依射击的镜头等等。
整个段落用了四个不同的机位,以求逼真的效果,如果用短镜头来拍以后再剪到一起地方法,这几个机位就要重复补上几条,把镜头交叉的穿邦部分替代掉这样算下来,一天拍五六个镜头计算,至少也要拍四五天了。
而且这样涉及的重叠浪费的人力,物力,反复准备的时间和精力,简直没办法计算。
麻烦固然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这样拍出来的东西,多个短镜头组接在一起,剪辑的痕迹过重,就象大部分的旧式主旋律电影一样,看着非常的假。
而易青他们把这么长的一个复杂镜头,用一条长镜头全部搞定了,到实际放映的时候,那种逼真,那种广阔浩然的真实感,都不是传统主旋律电影的拍摄方法可以比拟的。
传统电影的叙事段落,长镜头和短镜头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在真实感上。
比如拍武松打虎,拍一个老虎的特写,再拍一个武松的上半身和他不停向下挥拳的近景从内容上看,大家都知道他这是骑在老虎身上打老虎,但给人的感觉上,不免让人怀疑演员是骑在一个死物上摆姿势做动作。
但是如果用一个长镜头把武松和老虎拍在一个画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