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约,天路集团的律师们也没闲着,整个房间里只听见哗哗的翻纸页的声音。
由于这些都是易青和路威几天来反复商议的条款,其实需要讨价还价和琢磨的余地并不是很多,双方友好地协商了一下,就握手通过了。
易青和路威两人相视一笑,一起掏出怀中的签字笔,开始对那厚厚一叠的和约逐份进行签字。
换签之后,双方的法人代表站了起来,仪式性地握手,如雷般的掌声中,在场的华星和天路的职员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私人相机和数码dv,记录下这历史性的时刻。
就一个成熟的产业而言,多利润点,多层次的产业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拿美国电影业来说,美国电影大片为美国人创造的产业利润里,电影票房这一项,最多只能达到30到40左右,也就是三成多一点。
其余的文化软产品和音像制品,相关动漫,音乐,游戏等等的收入反而占了绝对的大头。
因此在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里,电影业是被当做一种工业来对待的,连国会开会讨论经济问题,都把电影业纳到国家工业里去。
美国电影业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力,常年排在第五第六的位置,是这个世界第一大国的重要产业支柱之一。在这样的一个产业里占到六七成的到头。可以想见美国每年在电影文化软产品这一项上会产生多大的利润,而这些利润,商机又会裹挟多少的企业,劳动力,边沿产业。又会辐射到整个社会的多少个层
===分节
313===
面。
2007年,去参加中美电影交流活动的一位电影学院的副教授回来后,惊叹的告诉他的学生们:光是派拉蒙旗下的一家中型的玩具公仔开发设计公司,就有一万四千多名员工,每年但是给美国政府上税,就超过千万美元。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位副教授激动的在课堂上讲道,同学们,也就是我们中国最牛的导演用半年的周期拍一部票房过亿的电影,产生的纯利还不如人家一个电影公司下辖的中型工厂同样运转半年产生的利润高。
这样广泛的产业辐射的结果,是给美国的电影产业极大的拓宽了空间,使得他们野心勃勃的全球文化价值侵略的计划更加畅通无阻。
举个最直观的例子来看美国电影成熟的产业结构最直接影响的,是美国的电影票价。
美国的制片商是世界上最牛也最幸福的制片商,因为他们在那样的产业环境里,对于成本回收这个概念,承担的压力是最低的。
他们敢把自己的票价订到一个极低的程度,低到只要保留院线商的利益和经手的各单位的资源损耗就行了,花一亿美元拍电影,票房五千万都不会亏本,可以把本钱收回来并确保一定利润的渠道实在太多了。
电影的票价低了,买得起票的人就多,买票的人多了,就意味着看的人次多了,那么一部电影在能在相对更多的广泛人群中产生文化和价值上的影响,这又反过来促进了各类软产品的销售,形成一个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