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涂得鲜红的风韵犹存的女人,她是这家夜总会的老板,一眼就认出眼前这个身材高挑的年轻人不是自己真正的员工。
这个女人自称“红姐”,她把傅金池带到自己房间。
在那个灯光旖旎的办公室,傅金池没有惊慌,她也没有生气,两人进行了谈判。
红姐甚至给他指了一条路:如果他愿意去竞争对手的场子里拍到这样的东西,并且抓到他那些堂表兄弟和女人金钱交易的证据,她可以帮他把他们脸面无存地送进拘留所。
傅金池觉得可以接受,这对他们两方来说都是共赢。
红姐是个手腕很硬的女强人,只是声名狼藉——外人想诋毁一个女人,尤其是有钱有势的女人,从她的作风入手是最容易的——她喜欢包养英俊帅气的年轻男人。
那两三年,傅金池持续帮红姐做了不少事,并摸索出怎样和老奸巨猾的成年人达成合作。他已经长开了,戴着墨镜隐瞒身份跟在红姐身边的时候,很多人以为他是红姐包养的新宠。
后来红姐对傅金池承认过,她一度也有想包养他的想法,后来自己打消了这个念头。
“我喜欢的是小狼狗,不是恶狼。”这是红姐的原话,“我又不想突然被咬一口!”
但红姐的确是一个还行的合作对象,也是个合格的老师。她教给傅金池很多,比如坚守信诺和不择手段可以并行不悖,以及身处弱小时,伏低做小和狐假虎威也不是多丢人的事。
还有,只要你自己不在意,名声就是最不重要的东西。
人和人是可以既合作又利用的关系,傅金池渐渐意识到他的依仗不仅局限于傅之章。
他既从红姐那里赚到了第一桶金,又学会了怎么做生意,也给红姐贡献了不少学费。
他的胆子好像越来越大,并且在缝隙里渐渐活得如鱼得水。但那时候傅金池还是过于年轻,一个野心勃勃的雄性,总想得到更多,往更高的地方攀爬,他以为那样就得到了出路。
却唯有在跟母亲的关系上,这种走钢丝似的生活态度,只让她们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母亲是傅金池唯一搞不定的人。
他母亲总是忧心忡忡,不管是傅金池小时候被人欺负,还是他十四五岁时跟人打架,还是他十七八岁时穿着不知道谁给的名牌服装回家,她都要缠着问个不停,又说不出想怎么办。
这种永远郁郁寡欢的态度,有一天终于让傅金池忍无可忍。
对了,衣服其实是红姐送他的,后来是傅金池自己学着挑的。
红姐建议他,就算要向别人摇尾乞怜,也最好不惜成本把自己收拾得光鲜亮丽,这是盔甲,虽然这样未必会让别人看得起你,但不虚伪地包装自己,只怕连对方的门槛都迈不进。
其实红姐说得不无道理。
但他母亲是和红姐截然相反的人,不能理解那一套奇怪的理论。她以前在一个闭塞的小渔村里长大,生活很清苦,家里的物质条件永远优先满足男人,不赞成铺张浪费。
后来她走出村子,到外面的花花世界打工,就算是上台唱歌时,穿的也都是那些很廉价的亮闪闪的演出服,只不过盖不住青春靓丽,照样能吸引男人的目光而已。
傅金池偶尔希望母亲能均到红姐的一点泼辣,哪怕一点点都行。
无奈她就是做不到。
小时候他问母亲能不能离开这里换个地方生活,她说“爸爸在这儿呢,你不懂”;长大后他劝她离开傅之章,但她依然那么固执,仿佛儿子就是没有男人重要。
最后傅金池说:“那你就别管我,如果不是你把我生下来,我不会过着这样的生活。”
这样的话他在叛逆期的时候只说过一次,当时母亲脸上的表情充满震惊和受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