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炼完回来,他们就看到了一个和宋老爷子有五分相似的中年人。
墩墩知道,他和宋老爷子分别的时候,到了。
尽管不舍,但在当天,宋老爷子和宋民成就离开了黄家村。
不过在离开之前,宋老爷子拍了拍墩墩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墩墩,你要多读书,多学习。”
“我相信我们很快就能够再见的,我在广市等你。”
而宋老爷子的离开,就像是一个预告。
在那之后,牛棚里的人,也陆陆续续的平反了。
最后离开的,是老许和他的媳妇温教授、以及钟医生。
他们在离开之前,都很隐晦的提醒墩墩,在学习上不要松懈。
尤其是未来这一年,一定多看点高中的书,多巩固他们教给他的知识。
万一大学重开了,高考恢复了,那这些知识就能派上用场了。
墩墩在听到他们的话以后,就猜高考可能会恢复了。
他回到城里之后,有些纠结的把这些话转述给黄勤勤听。
并询问道:“小姑姑,你说我要不要把这件事,告诉黄家村的知青们啊?”
“不能说!”
黄勤勤根本不需要思考,直接就告诉墩墩答案了。
甚至她说的不是不要,而是不能。
墩墩还以为黄勤勤会赞同他说出来的,因为在墩墩的印象中。
黄勤勤这些年为黄家村做了很多的事情,她似乎很希望黄家村越来越好。
所以墩墩不太理解,她为什么说不能说。
“小姑姑,为什么不能说呀?”
第613章
番外墩墩成长记(四)
为什么不能说?
因为怀璧有罪。
“因为这个消息只是我们的猜测,一旦说出去了,无论最后高考是否会恢复,我们都讨不到好。”
黄勤勤不希望墩墩觉得这个社会上的人,是相互猜忌,恶意满满的。
但也不能让他觉得,这个社会上的人,都是友善的。
所以她尽可能的和他解释得细致一些。
“如果最后高考真的恢复了,他们首先想到的,不会是感谢我们告知他们。”
“而是会在想,我们是不是有什么内幕,是不是提前就知道会考什么题目。”
“那到时候他们问你,考试大概会考什么范围,你该怎么办?”
墩墩有些迟疑的回答道:“就实话实说,说我不知道?”
黄勤勤摇摇头:“他们不会信的。”
“这么多年了,大部分的知青都已经接受了,他们不能回城的现实了。”
“一旦你说,高考有可能会恢复,无论真假,他们都会把这个消息当成救命稻草的。”
“你说你不知道考试范围,他们也许知道是实话,但是他们不会管的。”
“万一之后没有恢复高考,那就更糟了。”
“有了希望之后再失望,他们就情绪很有可能会失控的。”
“所以墩墩,这不是你思考要不要说的问题,而是不能说。”
墩墩想到黄家村的知青们,这么多年似乎都挺和善的。
虽然他已经决定要听黄勤勤的话,不把这个消息泄露出去。
但他纠结了一会,还是问道:“小姑姑,我听你的,我不说。”
“但是他们真的会这样吗?他们平时对我们都挺友善的...”
黄勤勤看着眼前的墩墩,从四岁到十四岁,墩墩已经长得比她还要高了。
但是他还是被保护得太好了。
可能是因为黄家这些年的生活好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