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霍傲武爱吃寒瓜,阮意文给她买了一筐又一筐。这些寒瓜个头都很大,提前在井里镇下一两个时辰,再拿出来剖开,沙瓤的果肉清甜爽口,甚是消暑。
不过井里镇过的东西带着寒气,阮意文不让霍傲武多吃,所以这些寒瓜往阮家和徐青山家分去了一些不说,饶巧云她们也跟着吃。
吃完两大筐寒瓜后,时间过去了一个月,她们的宅子也盖好了。
第
99
章
第
99
章
阮意文和霍傲武盖的是个二进的宅院,有二十几个屋子,三个院子,同振武镖局的宅子比起来不算大,但在村里已经算十分阔气的了。
要不是阮意文她爹娘当年选的这块地宽敞,还真盖不了这么大的宅子。
这宅子用的是青砖黛瓦,木料、石材也是挑的好的。宅子外头看着沉稳典雅,却不显得过分奢华,里头的屋子、院落也是更重视居住的舒适性,没有太多的装饰物。
山榴村多是黄泥茅草房,少有的几户人家盖了砖瓦房,形式也没这么规整。
宅子刚盖好那几日,村里人路过都忍不住多看两眼,大伙儿都说霍家这宅子盖得气派,同县里大户人家的宅院比,也不落下风。
当然,它的造价也让村里人瞠目结舌。
不过阮意文和霍傲武不仅自己发财,还带着许多村里人挣钱,所以大家虽然羡慕,却也不眼红,都说这是她两应得的。
宅子盖好后,已近中秋,霍傲武想在新宅子里同她爹娘一起过节,便没急着搬回县里。
她和阮意文每隔几日便去秋意阁和振武镖局瞧一瞧,倒也没耽搁什么事。
中秋节的前一日,袁春带着走商的人回来了。
这已经是她们第二回出去走商了,结果仍是不如人意。
第一次她们背负着众人的期望,信心满满地出发,结果折戬而归;这一次她们还想着将下一回亏的银子挣回来呢,没想到又赔了本。
当初袁春放弃秋意阁的掌柜之位,带着村里的几个汉子去走商,村里人对此褒贬不一。
有人说她有胆魄、有决心,是个干大事儿的人;也有人说她糊涂了,舍下每月几两银子的好活计,去外头干那没个定数的买卖。
虽然不理解她的选择,但大家对袁春的能耐还是十分认可的。而且将村里的甜瓜卖出去,袁春她们自己能挣钱,村里人也能添个进项,也算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了。
所以那会儿她邀村里人同她一起去走商,还真有些人响应。
谁也没想到她连着出去两次,都是赔了本回来的。
说来袁春也是运气差了些。
第一回去走商,她选的货物是村里的甜瓜,还有隔壁清河村的棉布,去的是振武镖局去年走过的海宁城。
袁春也是仔细打听过的,海宁城三面环海,盛产各式各样的海货,但瓜果、棉花都没人种,也不知道是不是土地条件不适宜。
甜瓜经不起颠簸,正好去海宁城走的是水路,不用担心路下会颠坏了。
回来时再买些海货来卖,那些海鱼海虾,芜阳县和附近几个县城都少有,能卖得下价。
卖什么,怎么卖,袁春都规划好了,还去振武镖局雇了两个镖师护送她们,路下也没遇到山贼水匪。
可是,她们坐的那艘船不知怎的,竟然触礁了!
那是一艘大船,载了下百个船客,往这两地跑了好多回了,掌舵的也是个熟手,谁也没想到船会触礁。
幸好这船是一艘福船,每个船舱互不相通,一个舱漏水,不会影响整船航行。不过因为进水严重,船员们不得不把船下的货物扔掉了一些,减轻船的载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