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的工人技术交流会,你要不要去看看?”温伯林邀请道。
巴不得赶紧离开,戴誉想也没想就点头同意了。
两人来到旁边一间活动室,里面只零星地坐着七八个人。
这些人显然是与温伯林很熟识的,见了面就纷纷问他,今天怎么来的这么晚。
他简单解释几句就将戴誉引荐给大家:“这是我师弟,在京大读书的,叫戴誉。”
又将其他人一一为戴誉进行了介绍。
戴誉一听,这里虽然人少,但是工种还挺多的,车工、铸造、热处理和机器修理的,每个工种都来了两人。
他们进来前,一个车工正在吐槽铸工将浇铸的毛坯弄得肥头大耳,加工余量留的太多了,影响他们车工进行切削时的工作效率。
铸工则反驳说,怕余量留的太少了,容易出现废件。
反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就这么几个人,也吵不出什么结果。吵着吵着就围到象棋盘旁边,跑题下象棋去了。
刚才还听得津津有味的戴誉:“……”
这就没啦?
他也凑到那些下象棋的人堆里,清了清嗓子试探着说:“我觉得你们刚才辨不出结论,就是因为人数太少了,而且都是自己厂里的人,总说车轱辘话,这种技术交流能有什么提升?”
那个铸工从棋盘上抬起头,面色不渝地问:“那您有啥高见啊?”
戴誉也不在乎他的态度,笑道:“高见不敢当。不知各位听没听说过京大的校办工厂?”
有几人点头。
“知道,办得还挺红火的。”
“我们京大的校办工厂,是由物理系,无线电电子系和数力系合办的,所以这三个系的教研室和实验室都会派老师和高年级的学生去厂里做技术支持。很多产品都是我们学生自行发明创造的。”
那个铸工拿着棋子颔首:“知道,你们厂生产半导体用的二级管还是三级管来着,不就是老师鼓捣出来的么,之前还上过报纸。”
戴誉点头,肯定道:“就是这样,咱们今天在做的这些工种,在我们厂里也有。我有个提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
已经隐约猜出点意思的温伯林轻笑道:“你说说看吧。”
“厂内交流因为人员太少,往往交流不出什么结果,你们要不要跟我们京大的校办工厂搞个合作?咱们组织一个厂际交流!各厂有意向来交流技术经验的工友们都可以加入进来!”戴誉又抛出一个诱饵,“届时我们京大的教研室也会派出代表参加咱们的技术交流会!”
第115章
听了戴誉的话,
活动室里有一瞬的安静。
隔了几秒,铸工师傅才率先问:“你不是京大的学生吗?学生都可以做老师的主了?”
戴誉将自己最近在三系工厂的工作简单介绍一遍,又笑道:“我肯定做不了老师的主,
倒是能做自己的主。我去年的三项设计成果已经投产了,
其中一项即将参与国家大型水利建设,
一项参加了全国水利机械项目成果展示。有些技术问题也是很乐意与大家交流切磋的。”
几个工人都客气地附和:“那你还挺厉害的!”
“我这些项目都是小打小闹。教研室和实验室里的老师们更厉害。”戴誉没敢说大话,只保证道,
“要是诸位同意,我就回去跟教研室的老师们商量商量。最近厂里在搞技术革新,
他们应该是愿意与一线工人师傅们交流经验的。”
听他说得天花乱坠的,有几个人已经动心了,
眼神交流了几个来回就想答应下来。
不过,其中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