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8章
    结果刚走到宿舍楼门口,宿管大爷所在小隔间的门就突然被推开了。

    一个短发中年女人从里面走了出来。

    见到他就客气地笑问:“你是戴誉同学吧?”

    戴誉点头。

    “你好!我是市总工会生产部的。”女人主动与他握手,客气道,“我们在报纸上看到了你发表的那篇关于工人技术交流会的报道,有些事情想与你交流一下。你现在方便吗?”

    戴誉:“……”

    呵呵,付场地费的人来了!

    第117章

    京大东门的小饭馆里。

    戴誉给自己和对面的女干部各点了一碗炸酱面,

    然后对她笑道:“冯主任,您别客气,这家店的炸酱面在我们京大这片口碑很好的,

    咱们边吃边聊。”

    他早已饥肠辘辘了,

    哪能饿着肚子跟她谈工作,

    干脆将人带到有桌有椅的小饭馆吃面。反正两块钱的场地费都花了,不差这几毛钱的面钱。

    冯主任着实没想到戴誉会这么大方,

    刚见面还什么都没谈呢,就热情地请她来饭馆吃饭了。她要是再年轻二十岁,

    一准儿得多想。

    “戴同学,从报道上看,

    你们那个技术交流会有七十多人参加,这个规模已经不小了。这个活动迄今为止一共办了几期?打算长久的办下去,还是临时组织的交流活动?”冯主任一边拌面一边引入正题。

    “七十多人是第一次交流会的规模,

    当时是我们京大校办工厂、市机床厂、电车公司和自行车零件厂四个厂的工人出席交流会。”戴誉笑着纠正道,

    “上周末的交流会,

    已经有来自全市十几个工厂的两百多个工人师傅参加了。”

    “已经这么多人了?”冯主任诧异于交流会的受欢迎程度。据她所知,

    这个交流会没有任何官方参与组织过。

    “对。多半是那篇报道起到了宣传作用。”戴誉继续回答她的问题,

    “我们已经举办三次活动了,具体能办到什么时候,

    得看工人们的意愿。这个交流会,

    除了第一次的活动是由我和机床厂的工程师温伯林组织的,之后的几次活动基本全靠工人自发。”

    “我们工会也组织过不少技术交流活动,

    但是像你们这么大规模,工种这么齐全的还比较少见。”冯主任顿了顿,又说,“而且大家对于工会组织的技术培训好像没有什么长性,

    学习班经常是办几次就办不下去了,来参加的人越来越少。”

    戴誉点点头:“这是难免的,培训与交流是两码事。培训班是让工人被动接收知识,课堂上少有互动。而交流会是工人们主动带着问题去参与的,有人有技术上的困扰,大家就一起帮忙想办法。对于多数人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还会组织各厂技术工人去实地考察,当场会诊。这种解决问题的效率是学习班不能比的。”

    冯主任想了想,斟酌着说:“你想过没有,参加交流会的人越来越多,也会给你们这些组织者增加负担,最起码安全保障就是一个问题。我常年与工人打交道,一些工人师傅的脾气很火爆,万一……”

    “我们的技术交流会也是有准入门槛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参加。”戴誉放下筷子解释,“工龄十五年以上或者技术等级六级以上才能参加。这些师傅哪怕脾气火爆点,也不至于出手伤人吧。哈哈。”

    见她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戴誉将市工人文化宫给自己开的收据拿出来给她看。

    “我们的活动一直在机床厂的工人文化宫举办,不过现在人数越来越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零年代大厂子弟简介 >六零年代大厂子弟目录 > 第1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