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20章


    据他所知,北京并没有能制造飞机的军工厂,而关中那边却有好几家。看来这次果然只是开项目讨论会的,开完会各回各家。在关中设计完直接在关中就地投产,效率确实会比较高。

    章教授突然举手示意,想要发言。

    “咱们不要一讲到靶机,就将视线聚焦到无人机上面,无人机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有些训练项目完全可以用其他形式的飞机代替无人机。”章教授突然看向戴誉说,“戴誉,你给大家介绍一下滑翔机厂的情况。”

    再次被点到名的戴誉,赶紧起身,向众人介绍道:“滑翔机厂顾名思义就是生产滑翔机的,不过,他们厂最近新研发了两款无线电遥控固定翼飞机,最大型号的飞机,机身长度和翼展都在三米左右,装备了40cc的发动机,如果对于续航时间没有要求的话,比如高射炮训练,完全可以使用这种遥控飞机作为靶机。”

    戴誉又拿起那几张油印稿纸晃了晃,“我这篇论文也是由那两款飞机提供的数据支持。”

    袁冰冰刷地扭头看向戴誉:“?”

    这篇论文居然是这个马屁精写的?

    尔后,李代表问了那家滑翔机厂的全名,点了点头便没再多问,会议议程继续推进。

    要求每个团队汇报自己课题组的最新课题进展。

    徐教授这会儿还谦让上了,一径要求客人们先汇报。

    于是,章教授的团队被安排在第一个。

    让戴誉没想到的是,章教授居然派出了一直面色冷冰冰的袁师姐做汇报,而不是他以为的郭师兄。

    袁师姐面前的桌子上一片光溜溜,除了刚发下来的戴誉那篇论文,什么也没有。只见她木着脸,目视前方,不与任何人有眼神交流,一板一眼地说道:

    “拆机以后,我们对发动机进行了深入探查。目前可以确定,这是一款推力在七百八十公斤的涡喷发动机,最大状态预计可以超过八百五十公斤推力值。从我们掌握到的数据来看,它的动力系统和各项技术指标是如今国际上最先进的……”

    袁冰冰又冷冷地报了一堆数据后,说:“根据发动机的各项数据,可以推断出这款无人机的时速为750kmh,能实现在18000米以上的空中飞行……”

    谭院长突然出声打断道:“请问,在发动机达到最大推力值时,它的最大时速是多少?”

    袁师姐顿了顿,显然是没有准备这个数据的。

    戴誉坐在她旁边,已经根据她刚刚给出的那一串数据,开始进行演算了。

    不过,袁师姐的眼神仍然放空着,也不想着赶紧计算,隔了十来秒,她突然答道:“每小时850公里。”

    又过了十来秒才在纸上写下850的戴誉:“……”

    人家这大脑的运算能力已经堪比计算器了吧?

    怪不得都已经这么不讨喜了,章教授还要带着她呢!

    她哪怕是个哑巴,也得宝贝起来啊!这是人才呀!

    戴誉情不自禁念叨一句:“牛逼呀!”

    然而,会议室里很安静,他这句感慨大家都听清楚了。

    戴誉尴尬地摸摸鼻子,对上袁师姐看过来的视线后,自然地给她竖个大拇指,再次由衷感慨:“厉害!”

    袁冰冰不自觉弯了一下嘴角,一秒后又迅速拉平。

    ……

    马屁精!

    第120章

    对于戴誉的这句“牛逼”,

    在场的大佬们似乎都很不以为意。虽然场合不太得宜,但也只是一句表达感叹的口头禅罢了。这种情况在军营里简直太常见了,不稀奇。

    反倒是袁冰冰的表现比较能引起大家的关注。

    袁冰冰做完报告以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零年代大厂子弟简介 >六零年代大厂子弟目录 > 第12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