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年能参加不。”
“一会儿开会问问呗,我也不知道,但去年参加的,今年肯定能参加,我听说啊,之前就有生产队想加入来着,铁手技术员没让,说要全心全意把我们打造成试点标兵。”
“唉呀,也不知道啥时候能说加入的事,我现在抓心挠腮的。”
“对,咋还不开始呢,都讨论好久了。”
至于为什么没开始,因为——芸香又忘了带村里的铜锣。
有点不想上去敲桌子,可确实时间过去很久了,小伙伴都在等自己的信号。
芸香硬着头皮走到桌子前,一眼就看到了那条裂缝,这么久了,公社都不换一张么。
也不知道有裂缝的桌子结不结实,万一烂了自己不会再换个外号吧。
唉,不管了,下次一定记得带上铜锣。
伸手轻轻拍了一下。
办公室里立马安静下来,准备拍第二下的手紧急悬在半空。
随即放下,“接下来由柳国荣来讲我们下一年的方案。”
柳国荣面向所有人,“我们今年仍旧采取自由报名的形式,但是加入的生产队需要遵守以下内容,第一,双方沟通过的改进方法,生产队必须严格落实,未落实则一次扣三分试点分,试点分低于六十,不再参与试点。第二……”
台下开始窃窃私语。
“咋今年还开始了试点分呢,比去年多了好多要求,听着就麻烦。”
“那你可以不去试点啊,自由报名,又没逼你。”
“去去去,怎么不去呢,说到底涨收成才是最实在的。”
第二年,整个希望公社参加试点,学校农学小组和生产队的一对一互助逐渐规范化,总收成从全县排名第三到排名第一,产量超过第二名两成。
第三年,更多公社参与试点工作,学校借助广袤的农田将研究成果快速推广,农学专业欣欣向荣,农民的粮食袋子也鼓了起来。
村里凉亭,柳建国手里的报表撒了满地,“什么,芸香,你竟然让我放着这么有价值感的工作不干,去学习,我不想学。”
芸香任由一张表飘到自己脚下,没动,“建国,你跟着景安学了这么久,不想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吗?现在有消息说恢复高考,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成功了,你就是国家的人才。”
柳建国弯腰捡起报表,“我现在就是人才啊,走出去,大家都很喜欢我,我也很快乐,这就够了,我不喜欢读书。”
“现在来看是够了,一辈子还长,时代在变化,以后就一定够吗?你有核心竞争力吗?你现在甚至能去隔壁县城当技术员,你想止步于技术员吗?”
柳建国的手停住,看着手里的东西,这算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吗?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为恢复高考做准备
李景时拿着笔点卷子上的错题,看不了一点,看一眼旁边,秋月也在走神,好想出去玩儿啊。
可姐姐还在后面。
哥哥和国荣哥好不容易走了,姐姐又顶了上来……
李景时把笔杵在下巴上,“姐姐,哥哥和国荣哥写信回来说,这个月底拿毕业证,我们是不是要过去。”
“对”芸香盯着学校和县城合作上的问题,头都没抬。
“姐姐,建国哥为什么不来跟我们一起学。”
“每个人想法不一样。”
“姐姐,什么时候恢复高考啊。”
芸香这才抬起头,“改完了才能出去玩儿,你有这磨蹭的时间,早就做完了。”
“哦”李景时拿起笔,听到敲门声,“姐姐……”
“芸香姐,我去开门”赵秋月蹭地一下站起来,朝门口跑。
晚了一步的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