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装,戴着高礼帽,站在马车旁边,真是个风度翩翩的老绅士,一直探着头看他们。
秦追惊讶地迎上去:“校长?您怎么在这里?”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校长一把拽住秦追:“泰格,你这几天跑哪去了?oh我的上帝啊,瑞典给你和知惠拍了电报!电报局联系不上你,一路找到了我的办公室!闵可夫斯基又去住院了,天呐!”
也不知这老头哪来的力气,鸡爪子一样枯瘦的手拽得秦追都有点疼,他语无伦次,秦追费了点劲儿,总算听明白了他的话。
诺贝尔委员会那群老头子之前也在纠结,到底要不要给秦追这个黄皮肤的年轻人颁奖,就这么纠结了几年,他们发现需要纠结的对象又多了个黄皮肤的年轻姑娘。
可是他们是在太年轻了,按照科学界的传统,一个科学家最有希望做出成绩的年纪是20岁到40岁,这个阶段的人类精力充沛、思维敏捷,随着知识的积累,他们会越来越强,也就是说,这对兄妹还在上升期,鬼晓得他们以后还能搞出什么玩意来。
纠结到最后,推了这帮老头的反而是知惠的奥运金牌,一个女孩获得奥运金牌不算什么,但如果她是科研界的人,这个跨界就很有话题度了。
老头们一拍桌子,不纠结了,一口气全颁了吧,这样以后搞科研的同行们在别人说“你们都头脑发达四肢简单”时,就可以拿天才少女洪知惠去堵那些人的嘴了。
就这样,胰岛素项目组的三人,提供思路的知惠、提供实验室的闵可夫斯基、帮忙一起做实验的秦追,齐齐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闵可夫斯基这么多年都在陪跑,一听到这个好消息就咯喽一声晕了过去,所以校长说他又住院去了。
秦追听到以后还没来得及回校长的话,就听到身后传来妈妈和希娃、罗尼的惊呼。
“知惠,知惠,你醒醒啊!快,掐她的人中!”
第249章
摇人
以往诺奖在10月公布诺奖名单时,所有人都会盯着秦追,看他今年是否还会继续陪跑,令秦追不胜其烦。
本来心态还挺好的,让人这么一盯着,都要变得不好了。
谁知道等奖项真的砸到头上的时候,好嘛,日子更热闹了!
从10月到12月,秦追感觉自己四周就没安静过,记者的采访汹涌而来,让他的名声更上一层楼,秦追挑挑拣拣,在系主任和校长的名牌大学生指点完人生后还有钱拿、顺带还能被这些大学颁布个名誉校友的头衔的公费旅游谁不喜欢?但他们手头是有课题的。
哈伯正在教秦追压箱底的真东西,想想祖国的饥饿现状,秦追无比希望自己能吃透化肥产业链的上下游,多吸收点知识。
知惠的外科技术随着年龄增长已经步入成熟阶段,她在斯奈德医院有一堆手术要做,而且她还要去照顾闵可夫斯基。
老头年纪不小了,血压更是他年龄的两倍,这回好不容易被人从昏迷中救醒,却嘴歪眼斜,当真是乐极生悲,还是秦追开方、知惠针灸,折腾了一个月才让他的嘴巴正回来,再严重点,他就要瘫了。
最重要的是,秦追要留在苏黎世等玻尔兹曼、米列娃、伦道夫的新版电子显微镜。
11月,电子显微镜小组出新成果。
伦道夫抹了把汗,对秦追说:“我们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放大10000倍了,那些细菌在我们的显微镜下纤毫毕现,我敢肯定,它会为人类打开全新的大门。”
秦追在他的指导下进行试用:“确实不错。”
米列娃骄傲道:“我们干得不错,对吧?”
岂知是不错,病毒的大小一般在30纳米到80纳米之间,看到病毒至少要10000倍的显微镜,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