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8章
,这对于市政府而言就是一个只需要配合,不需要努力的金光大道,3、5年时间,一个崭新且具有活力的城市,一份大到无可比拟的政绩。他,能不心动吗?

    看着杨书记脸上再也掩饰不住的表情,陈远鸣端起了身前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已经微凉的茶水。

    三十多年前,这个城市只有几万的人口,一片战后的残垣废墟。随着国家的一声号令,数以百万计的工人千里迢迢汇聚在了这里,在一片白地上建起了这座重工业城市。全国158项苏联援建项目,这个城市就占据了整整7家,这是何等的气魄,又是何等的荣耀和辉煌。

    而现在,他所要做的,就是让这数以百万计的熟练工人,再次踏上新的征途,让他们拥有符合这个时代的能力和动力,奔赴这片国土的每一个领域。他也许无法真正拯救那些大型国企,但是他可以试着去救一救那些心中还有着冲劲和希望的人们,让他们的青春,让他们的能力不至于荒废殆尽。

    这个国家正在以让人震惊的速度发展并且转型,不出几年,廉价的人口红利就将慢慢衰退,走至尽头。而真正拥有一技之长的工人,那些有着金蓝领称号的高级技工、技师们才是撑起这个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的中流砥柱。这本该是这个城市拥有的巨大财富,而这次,他不会再让这些财富随着国企的没落一并沉沦。

    茶杯放在了桌上,伴随着一声若有似无的叹息。陈远鸣抬起了头,对上了杨书记略带感慨的目光。

    “小陈,回头你准备一份计划书上来吧,我们再来详细谈谈这个事情。”

    陈远鸣露出了一个笑容,“谢谢杨书记,我会尽快的。”

    (本章完)

    作者有话要说:国企线救得其实并非是国企,而是那些优秀的工人们。

    这也算是我能想到的最佳答案了,一人之力终归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推动大山,那就在山上凿出一条路好了!

    嘿嘿,希望大家能喜欢这个安排=w=

    第一百五十六章

    有了市领导的支持,工作开展自然更加顺畅,技校的筹备一天天步入了正轨。其实论起职业教育,市里的综合实力也算相当出色,各大厂矿都有专属的职业学校,同时也有和工业体系匹配的大学教育系统,师资力量还是相当雄厚的。而陈远鸣所做的第一件事依旧还是——挖角。

    不但是那些拥有真正高水准实践能力的一线离退休技师,也有精通教学理论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几乎在整个市里扫荡了一圈,挥舞着其他院校根本无法比拟的雄厚财力和先进办学模式,挖角行动势如破竹,很快就让学校初具雏形。

    但是人才的收集并没有至此停止,除了机电一体、钢铁冶金、机修钳工、数控挖掘等市里已经成熟的工业体系外,学校还开设了目前最为热门的汽车维修、服装纺织、家电维修等短期教程,还从人大挖出了一个颇具经验的管理团队,这所名为“联合重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学校,瞬间就以相当抢眼的姿态出现在了世人面前。

    跟其他大多数职业学校不同,联重的办学方向并非单纯针对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在岗工人进修深造和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上,在市政府的牵头下,他们以几乎等于白送的价格收购了胶鞋厂的地皮和大部分厂房,对其进行维修改建,作为联重的教学基地。与之交换,学校则承包了胶鞋厂800名下岗职工的短期再就业培训。

    这个举措自然在市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要知道如今尚在试行阶段,虽然各个省市都有很多已经维持不下去的企业,但是真正程序破产的却寥寥无几。哪怕三角债台高筑,哪怕银行不肯再提供贷款,哪怕工厂已经彻底停工停产,也不愿背上破产的恶名。因此像胶鞋厂这样的厂矿,是目前极为罕见的个例,而在实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投资人生简介 >投资人生目录 > 第5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