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7章
姑娘哭,伸手想要拉她,却见她眼眶鼻尖通红,眼下堆得同皱起的布帛,太阳穴的青筋随着肋骨一凸一凹,仿佛极力想要克制住忍痛于心的抽泣,却将自己的软弱纤毫毕现地暴露了出来。

    她泣道:“我……我。”

    李十一的眉头紧锁,她不愿去戳月娘的软肋,可潜伏于记忆假象下的苦楚,才是真正的难平之意。

    她前几日翻《旧唐书》时,恰巧阅过了太平公主同上官昭容的生平。

    “你以伪药欺人骗己,只道若再勉力一步,能将阿婉复活,便可免于悔恨。执念至斯,竟千年不散。然而,你口中的阿婉,究竟是怎样死的呢?”

    月娘豆大的眼泪坠到地上,砸起零星的尘埃,她的青筋自额角炸起来,盘蛇一般蜿蜒至耳后,用力得脸侧的肌肤竟发青发白,她咽着眼泪,咬牙望着阿婉的棺椁,终于哽咽道:“我以为,她心里没有我。”

    她同阿婉,亦友亦敌。友是闺阁之友,敌是朝堂政敌:“阿婉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谁能晓得她哪一句真,哪一句假呢?”

    月娘抽了一下濡湿的鼻翼,颤着声儿笑道:“景龙四年,唐隆政变,我与阿婉一同拟诏,立李重茂为太子。随后,韦后干政,我便又结盟隆基,清除韦氏党羽,废了李重茂。阿婉却同我说,李隆基野心勃勃,不甘人下,必有兔死狗烹之举,又兼有忠于中宗之义,仍力保重茂一派。”

    “她同我站于你死我活的对立面,不肯与我说一句软话,我与她争吵不休,恨她心肠冷硬,又欲巩固与隆基之盟,便未置一言,由李隆基将她打为韦氏一党,斩于旗下。”

    “我权欲熏心,自食恶果。”月娘仰头一笑,将后脑勺在阿婉的棺木上重重一磕。

    李十一兀自一叹,随后曲起双腿,将小臂搭在膝盖上,轻声问她:“既有立场相对之恨,又为何有亲题铭文,主领丧仪,强求复生之举呢?”

    “因为,因为……”月娘嘴唇抖得如至冰窟,连带着牙齿都碰得咯咯作响,她道,“我整理她遗物之时,发现了幼时一同念过的一本书。”

    “那案上方,显见是新翻过的。里头夹了一页纸笺,只以飞白体书了八个字。”

    李十一心内一滞,听见月娘轻轻说。

    “终我一生,难寻太平。”

    作者有话说:

    1.上官婉儿墓志铭,太平公主题:潇湘水断,宛委山倾,珠沉圆折,玉碎连城。甫瞻松槚,静听坟茔,千年万岁,椒花颂声。2.上官婉儿墓志:太平公主哀伤,赙赠绢五百匹,遣使吊祭,词旨绸缪。3.反魂树和返生香出自《十洲记》。前面的墓室格局参考了真上官墓。4.“终我一生,难寻太平”出自《大明宫词》,前面标题的时候说过了,这里出现了就再说一遍。

    第17章

    终我一生,难寻太平(七)

    墓室里响起若有似无的呜咽声,不知是风来了,还是云散了。煤油灯始终一言不发,玻璃上的倒影却清晰得异常残忍,昭然若揭地提醒众人,风华已逝,一千三百余年。

    “唉。”涂老幺头一回如此唏嘘,大老爷们儿蹲在地底唉声叹。

    阿音倒是同方才李十一那样靠在墙壁上,垂着头不晓得在想什么,半晌才皮笑肉不笑地提了提嘴角,嘲讽又落寞。

    李十一梗了梗喉头,隐隐透着酸胀的难受,但她只是默不作声地将燃尽的烟管子收起来。

    相见不如不见时,记得也未必好过忘记。

    月娘无魂之烛一样望着阿婉的棺材,最可悲不过是,她骗了自己这样久,却偏偏什么也不记得,她同阿婉秘而不宣的情意,到头来也要旁人来拆穿。

    那个身着胡服,咬牙咽血的天之骄女,匍匐到地底下,伸手划拉出血痕,想要抓住的,不过是永失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问棺GL简介 >问棺GL目录 > 第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