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章
    我把心一横。</p>

    拿着铁钎插入内椁缝隙,带着崔浩继续开棺。</p>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又打开了一椁一棺的盖子,终于见到墓主真容。</p>

    棺盖掀开的一刹那。</p>

    金器玉器闪耀的光芒,几乎亮瞎我和崔浩的眼。</p>

    再一细看,裹在白骨上的华丽彩纱襌衣,更是让我俩赞叹不已。</p>

    精工细制的蚕丝襌衣以华贵的紫色为底。</p>

    用黑色勾线七彩填描,绘出传说图案。</p>

    我俩如同没见过世面的土狗一般,瞪眼看着彩纱襌衣连连惊叹。</p>

    实在没见过如此华丽的衣物!</p>

    “老祖宗也太奢靡了,衣服比特么的美女都好看!”</p>

    崔浩一边惊叹,一边伸手去摸。</p>

    在他手指触碰彩纱襌衣的刹那。</p>

    华丽的彩纱襌衣突然颜色变暗,紧接着卷曲发黑化为灰烬。</p>

    “我,我,靠!”</p>

    “这是见鬼了?”</p>

    “石头哥,真不怪我啊,我就是想摸一下,哪知道......”</p>

    崔浩哭丧着脸,懊悔又无措。</p>

    触碰彩纱襌衣的手都不知该怎么放了。</p>

    当时我也不懂发生了什么。</p>

    后来才知那是氧化反应。</p>

    盗墓时见到过无数好东西,都因氧化反应而损毁。</p>

    尤以丝绸,漆器,纸制品发生氧化的速度最快。</p>

    只要是北方的墓,通常一瞬间就彻底毁了,想抢救都来不及。</p>

    反倒是南方潮湿的墓里,易氧化的物品在打开墓穴后反倒能保存的好些。</p>

    所以盗墓圈里有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的说法。</p>

    后来,我下墓会带一些密封袋,尽可能防止易氧化物品损坏。</p>

    再后来我去湖南博物院,看了大名鼎鼎的马王堆汉墓T型非衣帛画。</p>

    觉得T型非衣帛画的精致程度,比这墓中灰飞烟灭的彩纱襌衣要略逊一筹。</p>

    再回到我盗墓的事。</p>

    当时我对着化为灰烬的彩纱襌衣楞了两秒。</p>

    回过神后立马从棺材里拿金器玉器。</p>

    “不怪你,赶紧拿东西。”</p>

    “噢噢!”</p>

    崔浩跟着动起来。</p>

    我俩三下五除二把金器玉器席卷一空。</p>

    来时干瘪的帆布包,此刻已高高鼓起。</p>

    “都拿完了,咱赶紧走吧。”</p>

    崔浩说完就要走,我却站在棺头又一次伸出手。</p>

    “嘶!”</p>

    见我双手抓住白森森的头骨,崔浩瞳孔陡然收缩。</p>

    “哥,你连尸骨都不放过?”</p>

    “咱做个人好不好!”</p>

    “闭嘴!”</p>

    没工夫跟他解释。</p>

    因为双手抓住头骨时,我内心也是极度紧张。</p>

    抓头骨并不是要把尸骨怎样。</p>

    而是想到古人会往尸体嘴里塞珠玉。</p>

    这种丧葬风俗由来已久,石器时代就有往尸体嘴里含贝壳的习俗。</p>

    东西周时贵族死后普遍嘴里含玉,到汉代发展为九窍都要塞玉石。</p>

    后来碰到些不懂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关中盗墓手记简介 >关中盗墓手记目录 > 第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