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6章
境中呈青色,被称为青膏泥。</p>

    二者是同一种东西。</p>

    通常只要探出白膏泥或青膏泥,就意味着遇到大墓了。</p>

    “他们以带出白膏泥的点为中心,向前后左右每隔半米下铁钎,探查墓室结构。”</p>

    遇到大墓,有经验的盗墓贼都不会急着下去。</p>

    而是在上面连续下探铲,探查墓道走向墓室结构。</p>

    只要确定好结构,基本能直接打进主墓室,省去过墓门的麻烦。</p>

    “探查用了一晚上时间。”</p>

    “确定是甲字形大墓,墓道长四十九米,墓室深三十三米。”</p>

    “按规格来说,基本国君墓没跑了。”</p>

    听到国君墓,我十根手指死死扣在一起。</p>

    驼爷瞥了眼我的手,又飞快收回眼神。</p>

    “他们当即在墓室位置打洞,在打破膏泥层的时候,异变突生。”</p>

    “什么异变?”我忍不住追问。</p>

    “一股青绿色臭气喷了出来,那股臭气见火即燃,当时接力挖盗洞的两个盗墓贼,直接被烈火烧身。”</p>

    “啊?!”</p>

    “是个火洞子?”</p>

    我失声惊呼起来。</p>

    章教授教我学业的时候,恰好长沙马王堆开挖,他对此事十分关注。</p>

    后来拿到马王堆发掘报告,还带我一起看过。</p>

    马王堆汉墓是建国后,考古队挖到的第一座火洞子。</p>

    在考古和历史学方面,引起了不小轰动。</p>

    当时章教授说,火洞子基本在南方出现,北方几乎没有记载。</p>

    “北方怎么会出现火洞子?只有南方才有啊。”</p>

    驼爷拿起烟袋锅使劲吸了一口。</p>

    摇头道:“谁给你说北方没有?”</p>

    “王莽篡位令人挖傅太后,丁太后墓,就有臭火喷涌而出,盗者非死即伤。”</p>

    “北宋邵伯温笔记有载,盗夜发咸阳塬上古墓,有火光出,明确记载了咱这有火洞子存在。”</p>

    我愣住。</p>

    没想到驼爷竟能引经据典。</p>

    这是我认识的驼爷么?</p>

    那一瞬,我觉得他是那么陌生。</p>

    “术业有专攻,搞历史的未必比盗墓的更懂。”</p>

    “接着说那俩盗墓贼,被火烧身发出杀猪般惨叫,而且烈火顺这盗洞往外喷,直接喷到地面烧起一米多高。”</p>

    “上面的人赶忙拿水往里浇灌,水不够,又往下撒土,总算把火给弄灭了。”</p>

    “不过那两个人没能救下来,直接死在墓里。”</p>

    “还没进墓就死了人,属实晦气。”</p>

    “而且喷出的青绿色臭气连绵不绝,盗墓贼只能暂时停手,等臭气散去再干活。”</p>

    “这一等就是三天,三天后终于没有青绿色臭气喷出,他们决定夜里下墓。”</p>

    “可他们不知道,下墓才是噩梦的开始!”</p>

    “七个人下去,只有一个逃了出来!”</p>

    驼爷右手死死抓着烟袋锅,手上青筋高高隆起,整跟手臂都在微微颤抖。</p>

    从脖子根到脸颊的每一丝肌肉都绷紧。</p>

    瞪圆的双眼中冒出一根根血丝,缩小的瞳孔中透出不可抑制的恐惧。</p>

    他,在害怕!</p>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关中盗墓手记简介 >关中盗墓手记目录 > 第1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