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讨论,有时候连饭都忘了吃,还会忘了我,幸好我哭的很响亮......</p>
爸爸在自家地里划了一块试验田,开始种西瓜。那段时间,他几乎住在了地里,天天盯着西瓜苗,生怕出一点差错。妈妈也忙得脚不沾地,既要照顾家里,又要帮爸爸打下手。村里人见了,都说他们疯了,种西瓜哪有那么容易?可爸妈不管别人怎么说,只管埋头干。</p>
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年夏天,试验田里的西瓜长得又大又圆,切开一看,红瓤黑籽,甜得让人咂舌。爸爸捧着西瓜,笑得像个孩子。他知道,这条路走对了。</p>
爸爸信心满满,准备大干一场。可那时候,村里的事儿都得经过大队同意,租地也不例外。于是,他先找到了村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租下村里每户人家一半的地,用来种西瓜。</p>
为了让村长点头,爸爸还特意画了个“大饼”。他说:“村长,您想想,要是这西瓜种成了,那就是咱们村的招牌产业!到时候,不光我家赚钱,全村的经济都能跟着起飞。您说,这是不是好事?”</p>
当时的村长年纪和我爷爷差不多大,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农民。他看着村里那些荒废的地,心里早就不是滋味了。再加上爸爸这番话,说得他心潮澎湃。他一拍大腿,爽快地说:</p>
“好!这事儿我支持!”</p>
还顺道借给了我爸妈一笔钱。</p>
有了村长的支持,事情就好办多了。村长亲自出面,挨家挨户地游说村民。他苦口婆心地劝:“地荒着也是荒着,租给建国种西瓜,既能收租金,还能带动咱们村发展,何乐而不为呢?”</p>
村民们听了,虽然有些犹豫,但看在村长的面子上,还是同意了。就这样,爸爸顺利签下了五年的租赁合同。</p>
西瓜的种植越来越成功,我家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红火。爸爸的辛勤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村里人都说他是“西瓜大王”,连县里的农业局都派人来参观学习。家里的收入翻了倍,生活条件也改善了不少,再也不用为钱发愁了。</p>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顺利从大学毕业,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学长合伙开了一家工作室。正巧赶上行业发展的蓬勃期,工作室的规模越来越大,业务也越来越广。看着爸妈年复一年地在地里操劳,我心里有些不忍,便劝他们:</p>
“爸妈,我现在能赚钱了,你们就别那么辛苦了,我可以养你们。”</p>
可爸爸却固执得像头牛,死活不肯。他摆摆手,笑着说:</p>
“英子,爸这辈子就喜欢伺候这片地,别的啥也不想干。你就别劝我了。”</p>
拗不过他们,我只能暂时放弃劝说。</p>
爸妈的西瓜种植基地越做越大,渐渐成了村里的招牌产业。基地里雇的人员也是一开始的好几倍,但这里面只有零星几个是本村的,剩下的要么是邻村的种植好手,要么就是从农业科技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们的加入,让基地的种植技术更加科学化、专业化,西瓜的品质也越来越好。</p>
原本村里好多人也跟着爸爸种西瓜,可是他们没有经验,也没有养殖技术,又拉不下脸来求助爸爸,只能偷偷学,结果亏了个底朝天。后来发现爸爸每年给他们的钱已经够他们富足的生活,便不在折腾,把自家地都租出去,躺平啥也不干,只靠土地租金过活。</p>
爸爸一直舍不得其他土地荒在那里,但是当时规模不够,于是在今年他以每亩五百块的价格,一口气租下了全村的地,还直接签了十年合同。</p>
原本爸妈只打算租五年,可村里人为了多拿点钱,硬是改成了十年。他俩虽然觉得十年有点长,但看着村里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