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销售人员的培训
源的分配上也是如此,假如某个人在某一方面具有强势,那一定在另一方面有其弱势。所以,人没有强弱好坏之分。对于销售经理来说,贵在知人善任。
(4)培训的内容设置。一个好的培训课程,应该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三者的结合。培训就好像一架天平,平衡才能产生好效果。作为销售经理,你要防止出现以下列举的不平衡:
第一种是只有指针,两边没有重挂物,即仅注重态度的培训。这种培训气氛可能很热烈,大家参与很积极,有很多游戏、角色的扮演。培训结束后,销售人员感到非常轻松,心情愉快,但再继续想一想,其实什么东西也没学到。偏重态度的培训,与其说是培训,不如说是心理辅导,它能调整销售人员的心态,减少销售上的心理压力,优化新销售人员信心,防止老业务的信心老化,但缺乏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第二种是天平偏向于知识一边。在现代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职业销售人员的确需要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等方面的知识,但如果销售人员不知道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变为实际的销售行为,并在销售中不去切身体验,当然不能把培训转换成绩效。参加完这种偏重知识传授的培训后,销售人员反映“比以前懂得多了”,有些人说得更直接——“以前不知道这么多知识,凭着感觉做,现在知道得越多,反而不会做了”。那种只顾讲授而没有角色演练的培训,产生的结果就是如此。
第三种是天平偏向于技能一边。此类培训的培训师对某行业经历丰富但缺乏理论教养和培训技巧。这些培训师会事无巨细,告诉你每一步怎么做,就像师傅手把手地教徒弟,销售人员很快就明白,“哦,原来就这么做”。这种偏重于技能的培训能有效地解决眼前的问题,但不符合销售人员的成长战略。如果只学会一些技能,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销售人员的发展就没有后劲;再说,那位资历丰富的培训师固然可以把以往的经验告诉你,但现在的销售情形变化很快,销售环境和以往大不一样,你能保证这些经验技能还可以继续有效吗?如果没有销售人员的主动创新,仅靠别人教的那点技能,你的销售团队的业绩能持续保持数年的增长吗?
在培训之前,你可以对培训课程的内容进行评估,看看在态度、知识、技能上是否能很好地平衡。如某家公司,其销售经理对为期3天的培训确定的分配如下:
(1)产品知识:25%。
(2)态度和自我意识:10%。
(3)推销技巧:25%。
(4)角色扮演:21%。
(5)购买者行为:5%。
(6)分组讨论:9%。
(7)公司政策目标:5%。
此培训课程内容的安排体现了态度、知识、技能的结合。
总之,培训的内容五花八门。企业自身情况不同,培训内容也各异。一些企业还注意加强销售人员在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修养,力图多侧面、全方位地塑造富于创造力与开拓性的销售人员。因此在筹划培训内容时,最重要的是要因地制宜、因人施教,保证内容的针对性。
1.确定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可长可短并无定律。通常会从以下六个方面考虑确定:其一是产品的性质,产品性质复杂,培训时间也较长,反之则较短;其二是市场情况,主要考虑竞争的激烈程度和企业自身与竞争对手的力量对比;其三是销售人员素质状况;其四是要求的销售技巧,技巧复杂高深,则掌握它的时间相应要长;其五是管理的要求,一个要求严格的企业不会敷衍了事;其六是采取的培训方法。视听教材及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在不长的时间里收到预想的结果。
2.确定培训地点
培训地点的确定往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