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章 桓玄起兵争天下,不战而降刘牢之
的第一反叛。

    事后朝廷也真的兑现承诺,刘牢之如约取代王恭,手握北府兵大权,接管兖、青、冀、幽、并、徐、扬七州及晋陵的军务,从一名只是带领偏师作战的将领,一跃成为手握重兵的强藩,一时风光无两。

    忠心耿耿刘牢之投靠过来之后,依旧不被司马元显尊敬礼遇,所以一直打心眼里厌恶司马元显。

    现在,司马元显又要大起干戈,刘牢之心里非常反对讨伐桓玄。

    咦?这是为何?难道说刘牢之害怕了?

    因为桓玄年轻时就已有威名,并且他承袭老爹桓温余威,牢牢掌握着整个楚地的军队,因此非常担心自已无法制服他;

    通时,他也忧虑一旦平定桓玄,自已的功劳将盖过天下,必定不会被元显所容纳,因此内心充记了疑虑和背叛的念头。

    这真是一个进退两难的抉择。

    开战前,还曾多次突然到司马元显的府门求见,准备谈谈这个事,希望可以阻止这场战争。

    司马元显当然知道刘牢之不想出征的来意,故意闭门不见,因此,依旧日夜沉溺于酒色之中,依旧接着奏乐接着舞。

    吃了闭门羹的刘牢之非常的不爽。

    等到皇帝亲自为司马元显饯行时,刘牢之也只是在公共场合与司马元显打了个照面,根本无法谏言止战。

    刘牢之就稀里糊涂的成了先锋,这心气能顺?

    无奈之下,他率领北府的文武官员驻扎在溧洲,此地在南京市西南长江中的一个小岛。

    当桓玄到达时,刘裕跟何无忌就想在桓玄初到,立足未稳之际迅速出兵,但是都被刘牢之拒绝了。

    刘牢之忌惮桓玄,桓玄又何尝不是呢?刘牢之当年淝水大战的威名而今依旧响当当,于是也深感忧虑起来。

    卞范之谏言道:“刘牢之虽然勇猛无敌,但是此人目光短浅,信仰很不坚定。以利诱之,必将投怀送抱的!”

    桓玄大喜,派出刘牢之的族舅何穆作为说客前去找刘牢之。

    何穆找到刘牢之,说道:“自古以来,乱世中君臣相互信任的,有燕昭王与乐毅、刘备与诸葛亮,但他们都在功业未竟时,两位君主就早逝了。假使他们真的功成名就,谁又能保证这两位臣子不会遭遇灾祸呢?

    俗话说得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国的文仲,秦国的白起,汉朝的韩信,他们都侍奉明主,尽心竭力,但在功成之日,仍然不免身首异处。这些英明的霸主,尚且不敢完全信任他们的功臣,更何况是那些凶恶愚蠢、平庸无能之辈呢!

    自从开天辟地以来,有谁能够带着威胁君主的威望,拥有无法奖赏的功绩,而在乱世中安然无恙的呢?

    现在,你如果战败,就会家族覆灭;如果战胜,也会因为功高震主而全族遭殃,你又能安心归向何处呢?

    与其如此,还不如改变主意,保全你的富贵,这样你的地位就会像金石一样坚固,名声也会流传千古,与那些身首异处、身名俱灭、被天下人耻笑的人相比,哪个更好呢?希望你还是好好考虑一下呀。”

    刘牢之自认为手握强兵,才能和智谋足以治理江南,而当时谯王司马尚之已经战败,人心开始动摇,况且刘牢之本来就无战意,再加舅舅的这一通功高盖主,狡兔死走狗烹的精彩陈说,一顿胡萝卜大棒,画大饼,吹的天花乱坠。

    刘牢之也真是心动了!准备派使者与桓玄进行交涉,想要让“带投”大哥,临阵倒戈。

    然而,刘裕一看这样不行啊,带着他的外甥何无忌、儿子刘敬宣坚决劝阻他!

    刘敬宣进言说:“现在国家衰微百姓危难,天下的重担就在您和桓玄之间。桓玄凭借他父亲和叔父的势力,占据了整个楚地,割取了晋国三分之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南朝宋武帝传奇简介 >南朝宋武帝传奇目录 > 第9章 桓玄起兵争天下,不战而降刘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