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乱世
“利刀断颅菩提笑,开膛碎骨佛陀嗤”
元末至正年间,天灾遍地饿殍遍野,以元顺帝为首的蒙古族统治阶层残暴愚昧,天下苍生本就食不果腹衣不蔽L但朝廷却仍然征缴苛税,百姓不堪暴政之苦,纷纷揭竿而起暴力抵抗官府的缴税,但举着锄头的农民百姓又怎能跟魔元宪兵对抗,非但被强征了税赋有些还被宪兵当场屠戮,与此通时红巾军等农民义军层出不穷,各地战火连天加之天灾和苛税,人间被死亡和怨念的恶臭席卷,每当这种时侯,六道之内最恐怖的灾祸就会如期而至——“妖祸”。
妖魔之物在任何时代的任何时期都有存在,即便是盛唐时期,也有妖魔的存在,但是数量稀少,往往一座县城一年只有一两起妖祸,但是元末年间妖祸横行之时则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一座县城里几乎每晚都会发生妖祸,而且妖物的凶恶程度与和平年代完全不是一个概念,通常来说妖物被分为五个境界。
最低等的是“异种境”,这个境界的妖物往往并不是很凶恶,有些甚至可以和人类和平共存,即使有攻击性也不过尔尔,很难取人性命,和平年代的妖物一般都是这种异种境的妖物
第四等的是“食骨境”这个境界的妖物和异种境全然不通,凡是食骨境的妖物基本都具有攻击性,对人类的血肉有非常强烈的渴望,它们的行为和出没往往有一定的规律,有些特殊的食骨境妖物甚至只会攻击符合特定特征的对象,这个境界的妖物大多有一定的法力,但却也并不难对付,一般寻常玄师就能对付
第三等则是“食髓境”,凡是到了这个境界的妖物,便完全不是寻常道士能对付的了,凡是食髓境的妖物皆不止是有法力这么简单,它们中的大多数已经隐隐约约摸到了所谓“道“的门槛,得道与不得道,这是云泥之别,这些隐隐约约能摸到道的门槛的妖物与前面所说的两种境界的妖物没有任何可比性,前面说的两种妖物最多也就是“法力释放”以释放法力这种行为本身来构筑实L亦或者幻觉,但是食髓境的妖物却可以以法力释放“术”,所谓术的概念非常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得道以后才能掌握的一种特殊的运用法力的技法。兵荒马乱尸骸遍野的年代有大把食髓境的妖物出没。
第二等是“大怖境”,顾名思义,大怖境的妖物都是得道的人间大怖,纵使集聚一百个食髓境巅峰的妖物放在一个刚刚踏入大怖境的妖物面前,只要这个大怖境的妖物尚未濒死,那么它动动手指头就可以像踩死几只蚂蚁一样弄死上百只食髓境的妖物,这种妖物即使是在元末这种时期也不多见,有些大怖境的妖物是生前得道之人死后化作的,大怖境的妖物极难对付,人间能独自应对大怖境妖物的人极少。
最后一个境界被称之为“游神境”,这个境界的妖物其实质上已经不能被称之为“妖物”了,它们几乎就是还没有飞升的“神明”,很多游神境在当地都被视为神明来看待,当然游神境的妖魔也的确有被凡人视为所谓“神明”的实力,它们已经脱离了妖物对人类血肉渴望的本能,它们往往有自已的准则和执念,凡是游神境的妖魔,多半是人间大能死后化作的鬼物,有些则是一个地区的人们的强烈的意识执念化作的实L,有极少数游神境的妖魔是天神道的神明堕入凡间化作的妖魔,这个境界的妖魔人间能独自应对的,不超过几十位,然而事实上,相当一部分游神境的妖物对人类并没有危害,或者说它们的危害并不尖锐,有些游神境的妖物甚至会回应那些把它当让神明的凡人,实现他们的夙愿,因此,相当一部分游神境的妖魔并不需要去处理,顺其自然就好,正如我前面所说,它们往往都有自已的执念和准则或者说有一种追求,比如修得大道升仙亦或贯彻心中之道,等它们完成了它们的执念,自然也就会消弭与人世间,可是有那么一部分游神境的妖物,出于它们自身的一些执念或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