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章 碎面僧
    仲冬时节,临安城钱塘县西湖上,一艘木船正行至西湖中央,船首坐着一人,船尾亦站着一人,前者盘膝而坐,后者持桨划船。

    我叫唐龙,是大元最年轻的一品降魔卫,成为一品降魔卫越早,意味着大灾大难大痛苦来的越早,也就意味着人生越是艰难,我成为一品降魔卫的那一年不过二十三岁,如今五年过去,我成为了降魔卫中的中的中流砥柱,有了自已的门徒,在船尾划船的就是我的劣徒,其名宋仁,是我去年刚收的门徒,比我刚好小了十岁。

    此次带他来到钱塘县,绝非是为了前来游玩,是因为此地约莫二十日前发生了一起游神级妖祸,一夜之间死亡两千余人,如今妖患未除,整座钱塘县所有百姓都已外出逃难,现在钱塘县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空城。

    此次要面对的游神境大魔我在出发前已经大概过情报,得出了以下总结。

    大约三年前有一得道高僧来到钱塘县,当时钱塘县和其他大部分地方一样,人人食不果腹艰难度日,这得道高僧来到钱塘县后不久便遭遇了一伙歹人抢劫,这高僧修为深厚,抬手间放出一道佛光直接将那几个歹人制服,这件事情很快便在钱塘县传开,人人都知道县城里来了一位得道高僧,乱世之中由于妖祸频发有本事的和尚和道士的地位极高,即使当时整个钱塘县都一贫如洗,人们还是出资为那高僧修建了专门参拜他的寺庙,那高僧百般拒绝,最终却也拗不过钱塘县百姓,在那寺庙中住了下来。

    从此那寺庙中的人络绎不绝,来参拜的百姓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来年这钱塘县是否安好?是否风调雨顺?那高僧回答道“食可果腹,衣可蔽L”百姓听到这话便纷纷乘兴而归,到了第二年,果然和这高僧说的一样,虽无大福却也衣食无缺,于是百姓又去问高僧,“明年亦可衣食无缺否?”那高僧还是一样的回答“衣可蔽L,食可果腹”到了下一年,果真如这高僧所说,衣食无缺,时间转眼来到第三年,百姓又问出了相通的问题以为会得到相通的答案,只是这次这高僧却长叹一口气徐徐说道“瘟疫横行,妖祸不断,人人自危”百姓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却也不以为意,毕竟前面两年风调雨顺,怎会突然急转直下呢。

    可是接下来的一年,果然如这高僧所说,钱塘县流行起了大瘟疫,几乎三分之一的百姓染上了这瘟疫,其中有一半死在了这场瘟疫上,与此通时,妖祸频发那频率即使是在乱世之中也算非常频繁,一时之间再也没有人敢来钱塘县,断了经商也就没了粮食,一时之间原本还算富裕的钱塘县变成了人间地狱,连易子而食这种事情都时有发生,此时,不是从哪里起的头,人们纷纷传言

    “前两年还风调雨顺的,怎么那和尚说了今年有灾,灾祸就真的来了”

    “我看定是那秃驴使坏,本来好好地一年,他为了装神弄鬼故意施法把这一年弄成灾年”

    “那秃驴法力高强,上次抬手便制服了那几个劫匪,如今妖祸频发,他却再没出过手,我看这些妖祸瘟疫都是他自已搞得鬼!”

    一开始只是传言,可是传言这个东西,说的人多了,也就成了大家都认可的“事实”。

    于是那高僧便一跃从人们心中的得道高僧,变成了人人咒骂的秃驴,一开始人们忌惮他的法力,虽然心里恨意滔天,却也不敢对他出手,后来灾祸逐渐加重,那些因为灾祸死了家人,家破人亡的人,再也安奈不住心里的恨意。

    在一个雨夜,几十个红了眼拿着刀的百姓冲进了那他们曾经亲手修建的寺庙里,那高僧似早有预料一般端坐在佛堂之上,那些百姓见了他咬牙切齿的拿着刀一拥而上,几十把柴刀劈头盖脸的朝那高僧头上砍下,那高僧不知怎么地,却也不反抗,那些杀红了眼的百姓把他的头脸砍了个粉碎,就这样还不过瘾,把他的尸身又砍了几截,随后又那他的尸块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四相轮回:元末行简介 >四相轮回:元末行目录 > 第3章 碎面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