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川酒滚滚入秦池
,《经济参考报》对秦池的攻击并非是致命的。很难说记者对秦池是善意或恶意,至少他们所描述的事实并不至于让秦池无话可说:

    ——关于“川酒入鲁”,尽管在普通读者看来是一个新闻,然而在白酒业内却早已是个公开的秘密了,山东的葡萄酒、啤酒和酒精全国第一,但白酒却从来不敌四川。因此,数十年以来山东白酒企业便有从四川收购散酒的传统,秦池不是第一家,也绝对不是最大的一家。

    ——关于“白酒勾兑”,也是行业的一个变革。与普通消费者的一般理解恰恰相反,以食用酒精为基础“勾兑”白酒,比传统的固态发酵工艺更为先进,决不会影响白酒的质量,这一点秦池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或方式来告诉公众。

    ——至于秦池的生产能力问题,则更是一个经济学话题了。一家企业通过大量的广告和有力的推销,造成预期的销售空间,然后根据预期销售量来设定自己的生产能力,这样的设定可以是扩大本企业的生产能力,当然也可以通过OEM定牌生产、半成品外加工等不同的方式。应该说,这甚至是一种先进的产销模式,不但不应该遭到非议,反而应该成为仿效传播的典范。可是,秦池也没能够好好地把这些意思说出来。

    在传媒的集体轰炸面前,秦池表现出了一家暴发型企业面对公关危机时的稚嫩。据不确切的消息称,在《经济参考报》发稿之前,记者曾传真这组报道给秦池审读,秦池派人赴京公关,表示愿意出数百万元收购这组报道,希望报社手下留情。在此举未果之后,秦池便显得不知所措了。在传媒一轮又一轮的反复报道中,秦池被击打得天旋地转,连一丝无辜的声音都来不及发出。

    而那些在标王制造“运动”中稳收其利的人们,此时也站到了秦池的对面,扮演起反思和评判者的角色。谭希松在接受采访谈到秦池时称,一家企业发生危机,不能仅从表面现象看,就像一个人脸上长了一个斑,有可能是内分泌失调造成的。秦池第一年夺标,效果非常好,但第二年夺标就不是这样的。她还披露了一个细节:秦池在防伪标志上使用的是劣质产品,一下子丢了60%的市场份额。

    这就是1997年的秦池,它可能是全中国最不幸的企业。在它君临巅峰的时候,身边站满了弹铗高歌的人们;而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甚至找不到一个可以依靠哭泣的肩膀。如果说经济生态圈是一个很冷酷的天地,那么,这就是一个很极端的个例了。

    当年度,秦池完成的销售额不是预期的15亿元,而是6.5亿元,再一年,更下滑到3亿元。从此一蹶不振,最终从公众的视野中消逝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大败局Ⅰ简介 >大败局Ⅰ目录 > 川酒滚滚入秦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