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良人怎奈变凉人
。
尤其是沈言,看见俞凉的出现,脸色更是难看,绷着那张冷峻的脸,眼睛直接转移了视线。
刚刚看到背影还不确定是不是他,当时还认为是江戚之耍自已,看到沈言才知道,江戚之说刚刚的那番话都是真的。
俞凉有些难堪,加上江戚之说的那些话,让他隐约觉得自已的难言之隐是不是被沈言察觉到了。
他开始有些胡思乱想,导致还失了分寸,站在原地一时间忘了给太后请安。
直到太后提醒他:“怎么?见到哀家不高兴?”
俞凉听到太后的声音这才回过神来,忙不迭地跪下来磕了个头:“微臣向太后娘娘请安,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快起来吧,你这孩子,想什么呢?”太后向他招了招手,示意他起身。
俞凉站了起来,太后让他走近一些,细细打量了一下俞凉清瘦的脸,轻叹着气:“去了边境三年,你可是消瘦了不少。”
沈楚澈听后马上接话:”“那可不是,俞凉在边境打仗辛苦得很,怎么能好好休息吃饭呢,打仗人都是这样。”
沈言看到这番话,难不免心里不痛快,毫不留情面地冷笑了一声,也不把俞凉和沈楚澈放在眼里,更加没有顾及太后的颜面。
他这一声冷笑可是埋没了俞凉所有的汗马功劳。
“是啊,打仗最辛苦了,鞍不离马,甲不离身,受伤流血是家常便饭,时时刻刻都是四面楚歌,稍不留神,或许连命都要丢了,孩子,你真是受苦了。”
或许是触景伤情,太后的眼眶里竟泛着一丝泪光,却还是强忍着没有流出来。
她勉强地扯出一丝笑容,俞凉看得出,太后看着自已,是想起了死去的沈老王爷。
白发人送黑发人,掌心手背都是肉,一个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一个是精忠报国的王爷,因为众大臣的排议,一个儿子亲手送另外一个儿子上战场,如此一来,沈老王爷不仅战死沙场,还客死他乡,连骨灰都带不回来。
别说生在帝王家,太后也只不过是个老妇人,人心都是肉让的,毕竟都是亲儿子。
母子俩人阴阳两隔永不复见,怎能不悲痛呢?
太后转眼又看了一眼自已的两个皇孙,拍了拍俞凉的手背,有些感慨道:“儿时你们三个都是最要好了,一通在太子殿念书,一通玩耍,也算是在哀家膝下长大,如今都长大成人了,三十而立,是该成家立业了。”
俞凉一听,心里猛得抽了一下,一言不发。
“皇祖母可是想替俞凉相一门好亲事?”沈楚澈也听出了太后话中有话,便顺着太后的话打探道。
沈言听到这里更是不屑了,他看着俞凉的侧颜,心里更是万般觉得唾弃:你们可真是倒好,替他瞎操什么心,你们可知道他是——
想到这里,沈言没继续想下去,在一旁斜坐着,下意识地咬紧了牙关。
“俞凉也不小了,到了适宜婚娶的年纪,哀家倒是有一门好亲事,不知道俞凉可否愿意。”
太后一脸慈祥的模样,眯着眼睛笑了笑。
三个孩子从儿时起便在太后膝下一通长大,关系好得可以用形影不离来形容,甚至沈言和俞凉还曾立下誓言要辅佐太子,让百姓安居乐业,江山社稷繁荣昌盛,或许是年少不知愁,俞凉也没想到三人会走到如今这一步。
尤其是他和沈言。
这时沈楚澈又马上接话,嬉皮笑脸地把头伏在太后头上,假意撒娇道:“皇祖母偏心啊,为什么只关心俞凉呢,我可是皇祖母的皇孙呢。”
太后瞧见一旁的沈楚澈撒着娇,这会心里都跟乐开花一样:“看样子你也想成亲了?要不回头哀家和你父皇提下也替你和沈言相一个好姑娘?”
沈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