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章 藏巧于拙
然而止,面色尴尬地低下了头。

    众人心中都暗自猜测,皇帝陛下今日似乎心情不佳,对于选妃之事似乎并无太多兴趣。

    太后坐在一旁,自然也看出了萧承渊的态度。

    她侧脸说道:“皇帝,选妃乃皇室大事,关乎我朝血脉延续,岂能草率行之?这些女子都是经过层层筛选而来的,自然要问得详尽些,你何故如此心急?”

    萧承渊闻言,面容稍微缓和了一些,对太后说:“母后,儿臣并非心急,而是想着与其让这些女子长篇大论地夸赞自已,倒不如让母后直接问关心的问题来得更为直接。气温渐寒,母后不宜久坐于此,耗费心力。”

    这时太后说:“你倒是个孝顺的,可是从刚才到现在,都是哀家在问,不见你关心这些女子,竟还知道是耗费哀家的心力。”

    萧承渊解释道:“儿臣更希望听一听母后的意见,毕竟母后阅历丰富,眼光独到,您的认可对儿臣来说至关重要。”

    太后被萧承渊这一番有理的话语打动,眉头舒展。

    这时,终于轮到林清婉了。

    当太监以尖锐而响亮的声音唤出她的名字时,她的身L瞬间紧绷,立刻按照礼节跪下,双手平放在地面,头低垂。

    “民女林清婉,拜见太后和陛下。愿太后福寿绵长,愿陛下龙L康泰。”

    她的声音细如游丝,轻若微风,轻轻掠过太后与萧承渊的耳畔。

    太后眉头微蹙,脸上掠过一丝不悦。

    她犀利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林清婉的身上,说道:“你方才说什么?哀家未曾听清。”

    林清婉听闻此言,顿时感到一阵紧张,额头上的汗水悄然渗出。

    她强忍住内心的惶恐,正欲再次鼓足勇气,提高声音重复一遍刚才的话语。

    就在这时,萧承渊适时的开口了:“她刚才说‘愿太后福寿绵长’。”

    太后仔细地打量着林清婉,对萧承渊说道:“这姑娘模样倒是清秀可人,但说话间似乎气虚力弱,缺乏朝气。”

    说到这里,太后本想进一步评论些什么,一旁的萧承渊不容她开口,已经抢先发话:“‘清婉’这个两个字颇有些意思,让朕不禁联想到一首古诗。”

    他凝视着林清婉,说道:“林清婉,不知你是否能够猜出是哪一首?”

    萧承渊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试探。

    林清婉心头一悸,这个名字背后的含义她自然是心知肚明。

    那年她尚且年幼,无意间在《诗经》的一页中,看到了自已的名字隐匿其中,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她急忙跑去问父亲,是否也在《诗经》中看到了自已的名字。

    父亲微笑着将她揽入怀中,解释道,在他与母亲初次相识的那一刻,母亲的容貌便深深打动了他,他的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了《诗经》中的那句诗。

    于是,他便以那句诗中的那两个字为她取名,通时,“清”字和“婉”字也有着纯洁与美好的寓意。

    然而,此刻的林清婉却故作不知,向萧承渊恭敬地答道:“回陛下,民女愚钝,并未知晓。”

    萧承渊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略有深意的浅笑:“那朕便为你解惑。那首诗,正是出自《诗经》——‘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林清婉没有想到萧承渊竟然会对她解释这么多。

    她微微低头,声音更低:“陛下博学多才,民女自愧不如。”

    太后听到这里,转过头来,眼中记是疑惑地看着萧承渊。

    刚才那些女子他都不曾多加询问,但到了林清婉这里,他却与她聊得如此投入。

    然而,萧承渊并未在意太后的目光,他的视线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柔骨御心简介 >柔骨御心目录 > 第2章 藏巧于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