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8章 云桥市集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乡镇生活过的人都知道,赶集对所有人而言,都是日常生活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日子,云桥镇也不例外。

    在这个日子里,十里八乡的农民,天刚擦亮,就挑着自家的各种农蔬作物,早早来到镇上,只为了占据一个有利的摆摊位置,早些将自已的产品,换成手中的现钱。

    与今天那些形式大于内容,东西却乏善可陈的市集不通,这种市集,完全是自发的,约定俗成的,所售卖的物品,也是人们日常必需的。

    这种乡镇的市集,没有管理,没有所谓的运营,也没有额外收费。有的,只是络绎不绝的人群。每个摊位的位置好坏,全凭先来先得。

    五花八门的小商贩,卖副食品的,卖铁制农具的,卖农药化肥的,卖衣服鞋帽、针头线脑的,卖各种跌打神药的……比比皆是。

    许欢觉得忒让他恶心的,是卖老鼠药的小贩,他们通常不会守着一个固定的位置,总是挂着几只硕大的死老鼠和一大把老鼠尾巴,在街上荡来荡去,从不担心,那些恶心的玩意儿,会扫荡到旁边的人。

    居住在镇上的学校、医院、信用社等等单位公职人员,在赶集日,也会早早地上街,趁着在上班前那点空闲,将三四天开伙需要的肉禽蔬菜,一应采购齐备。

    镇上的坐地商户们,每逢赶集,也总是会比平时要提早一个小时开门,寄希望在这一天,能多让些生意。

    平时没几个人晃动的大街上,在赶集日的上午,总是摩肩接踵、人潮涌动。

    稍微细心一些的人,就会发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还总有一些“摸包匠(即小偷)”,在那里心怀不轨地窜来窜去。

    后来,记世界都开始提匠人精神时,许欢就觉得“摸包匠”这个词,真是对小偷们的最高褒赞。

    因为,但凡能称的上“匠”的,那必须都得有手艺才行。

    铁匠有铁匠的手艺,木匠有木匠的手艺,杀猪匠有杀猪匠的手艺,摸包匠当然得有摸包匠的手艺。

    不过,许欢很早就知道,摸包匠肯定是有手艺的。

    比如,大家茶余饭后常谈论的,临江县城里,那个厉害的女神偷钱小朵。

    据说,其一把刀片用得出神入化,可以把女生贴肉穿的丝袜划开,而不伤及人皮肤。

    这让许欢他们一群小伙伴每每聊起来,就咂舌称奇不已。

    十几年后,许欢坐在电影院,看《天下无贼》这个电影时,听到葛大爷那句台词“我最烦你们这些打劫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他就忍不住嘴角含笑地想起了钱小朵。

    赶集的人群中,还有一些无所事事的泼皮,既不买东西也不卖东西,只是见到年轻貌美的姑娘和小媳妇,就会故意过去挤来挤去,揩油占便宜。于是,常在人群里惹出来一阵斥骂之声。

    这种泼皮,往往不是云桥镇镇上的人。

    不过,这种泼皮正是许欢他们逞英雄的最佳对象,但凡被许欢他们发现了,就会上去跟这样的人干上一架。

    这种时侯,许欢就会伙通小伙伴们呼啸而出,自我感觉有种除暴安良的威风八面。

    这天赶集,许欢特地起了个大早。

    在睡觉这件事上,许欢跟很多通龄人不一样,他从没有睡懒觉的习惯。

    就算头一天睡得很晚,早上六七点,他准时就醒了。

    醒了后,他也不赖床,“蹭”的一下就起来了,到院子里跑步、吊单杠去了。而且,白天从不睡午觉。

    他妈万欣都感到诧异,说:“人家都说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咱家小欢,怎么那么不像这个年龄的人呢?”

    许清平就叹息道:“你说这孩子,怎么会不惹祸嘛,整天到晚精力无穷。”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小痞子的那些年简介 >小痞子的那些年目录 > 第8章 云桥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