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早餐店初具规模(2)
爷也能便宜,这可是大爷从山东老家背回来的花生呢!
回到家,晓晓妈和晓晓围着炉子取暖,把身上和鞋上的雪扫干净,再把鞋子放在炉子边烤着,这边晓晓妈也把地瓜放和粘豆包放在炉子上面的架子上,炉火烧得通红,一会功夫地瓜和粘豆包就飘出了香气来,粘豆包也是晓晓妈自已包的,用的糯米,里面是煮好的红豆馅,一边烤出金黄,再换另一边,烤好一个,晓晓妈就用筷子插起来一个给晓晓吃,暖诺香甜的直黏牙,晓晓一边吃着一边舔着牙齿,好吃极了。
晓晓妈把本子和笔拿过来,在本子上列着早餐的餐单:
主食:油条、油饼、油炸糕、馒头、糖包、包子。(都是5分钱一个)
粥类:红枣粥、八宝粥、小米粥、皮蛋粥。(1毛钱一碗)
喝的:豆浆、牛奶(1毛钱一碗)
其他:豆腐脑,茶叶蛋
小菜:辣白菜、芥菜疙瘩、萝卜咸菜、咸鸭蛋(2分钱一份)
晓晓听妈妈念着,边提着意见:“妈妈,我看电视上,人家的豆腐脑可是有咸的甜的两种呢!”
晓晓妈想着这也没什么难的,只是配的料不一样,于是就在单子上备注:甜咸两种口味。
晓晓又说:“妈妈,咱还可以搞个会员制度,北京就是这样,你看比如大家充5块钱就送5毛,充值10块送1元,这样咱是不是就有固定的客源了。”
晓晓妈眼前一亮,招呼晓晓爸过来:“你看,咱姑娘多有经商头脑,以后就跟着咱姑娘发家致富了!”
晓晓爸开心的把晓晓举过头顶。
晓晓爸妈又商量着这些菜品需要多久能准备好,家里的大锅是否够用,商量来商量去,发现目前大锅两口,一个用来煮粥,一个用来炸货,炉子上还有一口小锅,可以用来让豆浆,最好在偏厦再砌一口锅,这样用来蒸煮比较方便。
说干就干,晓晓爸把偏厦的杂物收拾出来,用帘子遮盖住,打算在偏厦进门的地方砌一口大锅,好在房主在偏厦也留了烟道,需要的砖和水泥都需要回一砖厂去拉,晓晓爸也是个急脾气,立刻就拉着爬犁回了一砖厂。
在一砖厂捡了一些没用的旧砖头,把家里的半袋水泥拉上,拿上砌墙用的工具,家里还有一口没用上的大锅也带上,就砌成这个尺寸完全够用了。
回了出租房就开始干起来,晓晓妈打下手,晓晓就待在火炕上琢磨着事情,晓晓想着:“粥和主食一天也不用太多花样,但是关键要经常换换口味才能吸引来顾客呀。”
晓晓又在纸上列举出后世的一些花样早餐:
小猪包,豆腐馅包子、牛奶燕麦粥、面包、蛋挞、各种馅饼、小馄饨。这些可以用来更新菜品,以后再添加吧。
晓晓列举的这些其实在80年代也是可以实现的。一会要和妈妈商量下才行。
一下午的时间,晓晓爸妈就把锅砌起来来,等着晾干,就可以烧火试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