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不娶之恩
见扶星回端坐着不说话,老太太下意识地便觉得她定是心里不好受。
老太太突然就想起老大走的那几日,自已白发人送黑发人,痛不欲生,老二和老三媳妇儿又是不顶事的,府中忙乱作一团。
可当她强撑着起来料理丧事,却见扶星回红着眼,挺直着背,头抬得高高的,紧紧牵着一直在哭的扶春回,指挥着下人忙进忙出,不卑不亢地接待着前来吊唁的人。
杨氏与林氏站在她身后,像极了她的女使。
她佯装坚强、欲哭不哭的模样,叫来人都心生不忍,也是那时起,世宁侯府大姑娘坚毅得L、进退有度的美名便传遍京城。
这些年来她掌家理事堪称完美,教导幼弟尽心尽力,京城世家关系如数家珍,人情往来打点得妥妥帖帖,老练得叫老太太差点忘了,她还只是个十五岁的闺阁女子。
而通样十五岁的扶莹,却是天真烂漫,心无城府。
这么一想,老太太原本脱口而出埋怨扶星回任性妄为的话,也都吞了下去。
“老二媳妇,若莹姐儿能不能嫁入王家、过得好不好,全赖大姐儿和她未来的夫婿,我劝你还是重新给莹姐儿相一门富足但谦和的人家,省得她便是嫁了人也讨不了好。”
一旁的林氏嘴快,“可不是,府里可不能再多一个被退亲的了。”
林氏说完才觉得不对,下意识地看了眼扶星回,“大姑娘,我,我不是那个意思,你被退亲,三婶也很难过,所以才担心莹姐儿......”
扶星回面无表情,“三婶无须解释,我都懂。”
杨氏心里是又惊又惧,小心翼翼地试探道:“可要是王家仍旧来提亲呢?”
老太太道:“要是王家仍旧上门提亲,我便痛快应了这门亲事,可若王家因此变卦,只能说明他们汲汲营营,拿亲事让筹码,这样的人家犯不着与他们联姻。”
“退亲这事不怪大姐儿,武安侯府不义,咱们主动成全他们,还能挽回一下名声。好了,我也累了,你们都回去吧。”
老太太发话,杨氏不好再多说什么,心里却依旧乱糟糟的,恨不得王家明日便上门提亲。
扶星回见老太太将话说明白了,倒是省了口舌,自回了葳蕤院。
“这孩子也真是的,这么大的事,她就这么自作主张......你说,这十来个孩子当中,我最瞧好的,便是大姑娘和世子了,可如今她退了亲,只怕往后再难找着这么好的人家了。”
见人都散了,老太太叹了口气,忍不住将心中的担忧对万嬷嬷说了。
武安侯为了娶一个千户之女,退了他们世宁侯府的亲,大姑娘再能干再漂亮,这面子上都不好看了。
万嬷嬷陪了老太太一辈子,自然清楚她的想法。
花了大心思培养的嫡长孙女,本想着嫁入高门,日后好帮衬侯府,谁知却平白无故落了个被退亲的下场,白白叫人降了身价,换谁谁都膈应。
万嬷嬷道:“以后如何,谁都说不准,但老奴瞧着大姑娘是个有福气的,日后定然不会差。”
老太太靠在榻上闭着眼睛,久久没在说话。
万嬷嬷本以为她睡着了,正想拿出针线让一会儿绣活,不料却听老太太喃喃道:“咱们主动放出消息,总好过任人道听途说瞎编排来得好。”
“你去寻个妥帖的人,将武安侯府闹着要退亲、大姑娘大义成全的事传出去,切记,不要让人抓到把柄,更不许坏了大姑娘的名声,只消将错处安在武安侯身上。”
这本也是武安侯的错,万嬷嬷自然晓得轻重,“老奴省的。”
“再怎么样,大姑娘还是大姑娘啊......”老太太闭着眼睛,发出一声叹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