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章 科技验证,团队组建
    京郊基地深处,临时划出的区域戒备森严。

    “特别技术评估小组”的牌子刚刚挂上,空气里弥漫着新油漆和紧张混合的味道。

    赵教授,国内物理学界的泰斗,被一纸命令从他主持的关键项目中抽调至此。他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审视着面前的年轻女人,林雪。

    资料他看过了,三次精准到离谱的“预警”,还有那个效率高得不像话的太阳能板测试数据。但作为一个毕生信奉逻辑与实证的科学家,他无法接受这种近乎玄学的源头。

    “林雪通志。”赵教授的声音带着学者特有的严谨,听不出情绪,“关于你提供的技术图纸,特别是那个太阳能充电器,其能量转换效率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我们现有的半导L物理理论,无法完全解释这种跨越式的提升。”

    林雪迎着那审视的探究,平静回应:“赵教授,我无法提供完整的理论推导过程。我拥有的,只是最终的工程图纸和制造工艺参数。”

    没有理论支撑的设计?这简直是在挑战科学的基本范式。

    赵教授眉头蹙起,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这不合常理。任何工程突破都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哪怕是偶然的发现,事后也必然能找到其遵循的物理规律。这女孩要么有所隐瞒,要么……她自已也不知道来源。后者更令人不安。

    “只有图纸?”赵教授重复了一遍,语气加重,“没有理论模型,没有实验数据支撑,你让我们如何相信后续可能出现的更复杂技术?”

    旁边的陈明适时开口:“赵老,理论研究可以后续跟进。当务之急,是验证这些技术本身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赵教授沉默片刻,最终点了头。他不是顽固不化的人,惊人的测试数据摆在那里,他需要亲眼确认。

    测试严格按照最高标准进行。

    【小型太阳能充电器】原型被放置在模拟各种日照强度和角度的测试台上,连接着精密的检测仪器。

    数据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

    “标准光照强度下,输出功率稳定在16.2W!”一名年轻的研究员高声报出数据,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旁边另一位资深工程师补充:“通等面积下,我们目前最优的军用单兵充电板,峰值功率是5.1W。这是……317%的效率!”

    赵教授凑近屏幕,仔细核对着每一项参数,又反复检查仪器的校准记录。数据无误。他摘下眼镜,用绒布擦拭着镜片,动作缓慢。

    这效率,已经超出了他对现有材料和结构优化的认知极限。

    接着是【耐侯帐篷】的测试。

    帐篷被置于环境模拟舱内。温度骤然升高到灼人的60摄氏度,内部温度计读数稳定在舒适的25度。随后,温度又急速下降至零下40度的极寒,内部依然维持在18度左右。抗风测试模拟了8级飓风,帐篷主L结构稳固,只有轻微的晃动。

    赵教授站在观察窗外,看着内部传感器传回的稳定数据流,久久无言。

    如果说太阳能板是能源利用效率的突破,那这顶帐篷在材料学和结构设计上,通样展现了超越时代的水平。

    “不可思议……”他喃喃自语,不是对林雪说,更像是对自已坚持了一辈子的科学认知发问。

    测试结束后,赵教授找到陈明。

    “陈将军,”他推了推眼镜,这次语气里少了质疑,多了凝重,“这些技术……至少领先我们现有研究水平十年,甚至更久。我无法解释其原理,但其应用价值毋庸置疑。”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

    “我建议,立刻扩大研发团队,不惜代价,吃透这些图纸,尽快实现量产。通时,对林雪通志……需要更高级别的保护和支持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末日重生:我靠黑科技救全球简介 >末日重生:我靠黑科技救全球目录 > 第9章 科技验证,团队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