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灵光
陈启阳离京二十余日,蓝宇的策反行动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按戏儿所收到的情报来看,朝中已经有半数的文官,或自愿或被迫,倒头开始支持蓝宇。
戏儿正立于书房桌椅之后,面对着窗户,眼瞧着外头飘飘零零的落叶,原本这个时节府里都已经在筹备将军的生辰,今年却不想是如此的寂寥。
他这几日几乎都已经宿在书房之中,反正陈启阳也特地在此设了卧房,不用每日往返来回,也方便许多。
书桌上此刻正错落摆着几张纸条,陈启阳这一走快要一个月,戏儿也免不了与他通信几回,陈启阳每每回信都不过寥寥数字,也全只是让戏儿不要忧心的安慰话语。
好在陈启阳已经收复一城的捷报很快就传至京城,让戏儿心下更加安宁,将军确如回信中所言那般,一切顺遂。
只是对于陈启阳的战绩,皇帝的大喜之余,朝中的阴霾却因为蓝宇的计划愈显浓重,而戏儿通样为了能让陈启阳安心,自然不会将如今京中的事态在书信中说于陈启阳知道。
“公子,几位将军已经聚于王朔大人府上。”戏儿正出神时,小德终于进来为他带来这一消息。
蓝宇拉拢文臣,更多的还是为篡权之后能把持大局让准备,真正决定着他能否一举成功的,还是朝中被留下的武将们的态度。
京中仅存的兵力,谁能掌握,谁便是胜者。
戏儿眉睫一垂,低声道:“好。”
将军不在京,这些武将也像群龙无首一般,戏儿心道,谁都不能轻易拿主意,反而到现在还未有人被蓝宇说服。
南朝庙堂,文官各自林立,蓝宇有隙可乘能够轻易各个击破,而武官,常年因陈启阳的关系,向来是共通进退,好听点可说是团结,难听点,已经能算得上是朋党。
而城防统领王朔,正是此刻留守城内的武官中,陈启阳最为亲近器重的人。
留守于京的几位将军外加其余武职,高阶的只剩下十数人,正全部聚于王朔府内,商讨该如何应对蓝宇之事。
这么些天,蓝宇自然不仅仅去找文官的麻烦,在场的人,也已经几乎被蓝宇找了个遍,只是谁都没有给出确切的应答。
众人已经七嘴八舌讨论过一阵,却定不下数,无人真正支持蓝宇的筹谋,只是在相帮皇帝与静观其变中,相争不断。
“王统领是如何想?”吵了一阵,张延顺去问王朔的意思,以他之见,蓝礼早已气尽,这些年还能挺下来无非是靠陈启阳和徐海天的帮衬,到如今太子既然有了承继之心,他们不若坐山观虎斗,看到底太子能否更胜一筹。
“若是大将军,一定不会相帮太子。”王朔一直都没有说话,如今一句,倒是表明他的态度。
他从跨入庙堂之时便追随陈启阳,此非常时刻,自然要按照陈启阳的意志行事。
而陈启阳,在王朔心中,无论处于何种处境,都不会真的去行谋逆颠覆当朝之事。
“我也认为如此,将军他们正在边关浴血奋战,太子想借此行篡权之事,实在是置南朝运势于不顾,我们就算是为了尚在边关的人,也要把京中稳住。”仇戊辰亦是如此说道,他的态度并不如其余支持皇帝的人那样强硬,可立场还是坚定。
只是选择静观者的忧心亦不是杞人忧天,只听有人开口反驳道:“王权更替,本也并非用兵不可,若到时真的文臣群起逼宫,我们又能如何?把他们杀尽吗?”
南朝本就是文官抑制武官,如果蓝宇到最后真的说服了足够多的文臣,此人的猜度亦非全无可能。
“那要如何?答应蓝宇帮他谋反吗?”方朝宗闻听此言几近嘶吼出声,他已是年过半百的老将,声音洪亮,脾气也素来火爆,是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事。
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