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章 在山洞安家 上
,一套棉布。有剩的话,再买点白色的细棉布,回来让底衣。针线也要点。”

    原本存的银子,还是打猎的一下子花了个精光。还好有卖灵芝的五百两,不然这日子可怎么过下去啊!总在用钱时方恨少。

    分配了任务的人忙去了。

    宝林叔和宝峰叔抬来了两副担架。宝林叔和二牛抬着李新,宝峰叔和李强抬着罗氏。

    老周氏和李老头站在堂屋,紧紧盯着众人。那丫头说的净身出户,那可是一点儿东西都不能带走的。

    李建乐不屑地嗤笑道,

    “放心,一根毛都不带走。以后如果我们二房没混个好,讨饭都会避开你们老李家大门口的。如果一不小心发财了,你们可不能上门去说什么我们是亲人,打断骨头连着筋这种话。要断就断得干干净净,彻彻底底。你们说,是不是啊?”

    “你就放一百个心吧!还一不小心发财了。长工命就是长工命。到死还是长工命。”

    老周氏也硬气回顶。

    “行,大家都听到了吗?以后大家可要给我们作证啊!”李建乐笑着说。

    “好,我们一定给你作证。”

    “我也作证。”

    众人纷纷应答。

    一条很长的队伍就出发了。目的地,山洞。

    李建乐看着众人,没人空手过来。或多或少都带点东西。

    族长爷爷和他儿子李壮带了一大箩筐的锅碗瓢盆。虽然是旧的,却也能应应急。

    村长和他的孙子招富带了两三条被子。

    二奶奶年纪大,没过来。却让宝林婶子带了一大篮子鸡蛋。宝峰婶子带了一筐青菜。

    老根叔是个烧窑的,烧制水缸,瓦罐,粗碗这些村民的日常用品。这次,他也让他儿子挑来了两个大水缸。

    ……

    李建乐看得心里感动极了。大多数的村民还是可取的,善良,淳朴,有爱心。一个一个把他们记下来,等将来再好好报答他们。

    从后山到一道梁子里的山腰,半个时辰就到了。

    现在,山洞这边可热闹了。李建平带来的泥水匠队伍早就到了,他们熟门熟路地准备着。大牛叔让五个人去弄土坯砖。其他人四处找石头抬石头过来。建围墙用的都是石头和土坯砖。

    李建安带来木匠队伍也搬来了木板。一大队的人对着洞里凹凸不平的墙面敲敲打打,再凿出凹槽。这一队的人也忙忙碌碌。

    李建乐让人把李新和罗氏放在树底下休息。李建喜在旁边照看。

    李建乐拿着一块可以划线的石头走过去,找到大哥,把山洞口外面一大片的平坦石板地圈起来。让他们把围墙建在线上。把整个山洞围起来,只留一个小门进出就行了。李建乐要求,围墙的高度要三米,墙的厚度要六十公分。围墙要又高又厚。

    建好围墙,山洞的安全性就会有很大提高。

    接着,李建乐又来到洞里面,打量了一翻,划出两条线,让良叔他们在让记号的地方弄出隔间,木板墙的高度离洞顶留五六十公方距离,用来通风。隔间留个小门。

    族长爷爷是个建灶台的高手。当然不能浪费。李建乐叫来两个泥水匠帮忙,组成一个建灶台小组。就建在洞口外面。到时侯再搭个棚子就行。

    宝林婶和宝峰婶也没闲着,两人砍了些竹子,让了一把简易的扫把,把洞里洞外扫得干干净净。再把水缸和瓦罐,旧的锅碗瓢盆都搬到水坑边洗好。

    李建乐看着这新建的灶台今天肯定是用不了。就搬来石头,自已动手,在树底下临时搭了两个简单的灶台。一个煮粥,一个炒菜。

    李建乐看到每个人都忙忙碌碌,就叫来宝林婶和宝峰婶,让他们和李建喜准备让午饭。

    人多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这一趟不能白来简介 >这一趟不能白来目录 > 第9章 在山洞安家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