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章
提交到国会,但格林维尔私下给那些众议员、参议员们塞了钱,这事很快就平息了。

    格林维尔喜爱苏格拉底俱乐部,因为它豪华却又不至于奢侈到引起那些不怎么走运的人的嫉恨,还因为它不怎么为新闻界所知一俱乐部的成员拥有大多数的电视台、报纸和杂志;除此之外,呆在俱乐部里使他感到年轻,使他有能力在同样有钱有势的年轻人的天地里参加角逐。

    在那段粮食禁运期间,他从对政府心怀不满、严阵以待的美国农场主手中买过来小麦,再卖给濒临绝境、欣喜若狂的俄国人,他从中大大地发了一笔横财。但他也确实拿出了一部分钱造益美国公众,他这样做是为了展示一条原则,这条原则就是,他的所作所为证明了他远比政府要聪明得多,他把额外挣来的达数亿美元的钱都用在了诸如博物馆、教育基金、电视文化节目等方面,特别是音乐,是格林维尔最感兴趣的。

    格林维尔对自己所受的教育一直引以为荣,他上的全是最好的学校,他受到的教育是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富人,要对人类同胞充满真情挚爱,以及诸如此类的社会规范。他在做生意时一丝不苟的精神就是他的艺术形式,数百万吨谷物的加减运算在他脑子里就象一场室内音乐会一样清晰、优美。

    他很少发火,但有一次一件事使他非常生气。有所大学的一位年轻教授发表了一篇论文把爵士乐和摇滚乐抬高到巴赫和舒伯特之上,还竟敢声称古典音乐是“哭丧一般”,他的教授职位是由格林维尔的一个基金会出钱资助的,他发誓要把那个教授从他的位子上拉下来。但他一贯的涵养,使他克制住了自己。此后,那个教授又发表了一篇论文,千不该、万不该说了这么一句话:“现在谁还拿贝多芬那些狗屎玩意儿当回事?”这就决定了整个事情的结局,那个年轻教授一直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一年之后他只好在旧金山给人教钢琴混饭吃。

    苏格拉底俱乐部拥有一样不可企及的好东西,它有一张精心构建的通讯联络网。早晨肯尼迪总统在他的顾问班子的秘密会议上宣布他对沙哈本苏丹的最后通谋后不到一小时,苏格拉底俱乐部就获知了这个消息。只有格林维尔知道这个情报是由“先知”奥利弗·阿利冯特提供的。

    俱乐部的成员有一个信条,多少年来他们来此休息松弛一下自己,但从木利用聚会的时机制定什么计划或搞什么明谋。在这些聚会中,这些大人物们大致上只是交流一下共同的目标及共同感兴趣的消息,疏通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彼此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和误会。

    本着这样的精神,乔治·格林维尔在星期二特意邀请其他三个重要人物在网球场旁边的一个小亭子里共进晚餐。俱乐部同有不少这样令人心旷神治的精致的亭楼。

    劳伦斯·塞拉丁是他们之中最年轻的成员之一,他拥有一个国内的主要电视网和一些有线电视公司,在三个大城市的一些报纸。

    五家刊物,以及一家数一数二的电影制片厂,他还通过其子公司拥有一家重妄的出版社,还在一些主要城市里拥有二十家地方电视台。这不过只是指在美国,他在国外一些国家里也是个举足轻重的传播业大王,塞拉丁年仅四十五岁,人长得修长、漂亮、精神,一头卷曲的银白色头发,颇有几分当年罗马帝国皇帝的风采,现在这种发式已在知识阶层和艺术界、好莱坞电影界的一些人士中开始流行起来。塞拉丁的外表和头脑都给人印象深刻,他也是美国政界最有势力的人之一,没有一个众议员或参议员敢不回他的电话,然而他一直没能够和肯尼迪总统搭上交情,这大概是因为新闻界对政府的一些社会计划所抱的不恭敬的态度得罪了肯尼迪总统。

    第二个人是刘易斯·莫切,他在美国的大城市里比任何个人或公司都拥有远为重要得多的不动产,他非常年轻——现在只有四十岁。莫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四个K简介 >第四个K目录 > 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