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文试轻松应对,武举入围四强
坐到自已的位置之后,过了一会儿,吏部尚书郭守敬宣读了考试的纪律,随后开始发卷,这次科考女帝为了广纳贤士,考的内容并不难,文试第一天考的是诗词。
宇文玥看着卷子上的三道题目,第一题是写一首边塞诗,看着题目,他马上就想到了一首,提笔就写下:
雁门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记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第二题是写一首七言律诗,题材不限。
要说七言律诗,那当属诗圣杜甫的《登高》了,他提笔写下: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第三题是写一首词,通样不限题材。
宇文玥见状本想写苏轼的《赤壁赋》,但是里面的周瑜,小乔在这个地方是不存在的,只好换成了《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记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写完,宇文玥自信起身交卷,第一个离开了考场,其他考生看到宇文玥悠闲的样子,顿时压力大增。
大家都听说了前段时间,宇文玥在诗文方面的才华,但这也太变态了,这么快就交卷了,这让其他人怎么过啊。不过也有人觉得,他肯定是不会写所以提早放弃了。
第二天考的是策论,题目是对于当前发展经济的看法。
宇文玥对这方面其实并不熟,只能把自已之前学过的历史知识能想起来的都往上写。
他将奖励耕种,鼓励开荒,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商税,实行摊丁入亩等方面的内容都写了进去。
傍晚,文试就此结束,试卷由女帝亲定的主考人大学士宋廉,吕章,魏政三人负责评判。
宇文玥回到家则是继续练习枪法,宇文化见自已的儿子现在这么用功,不由得有些欣慰,远在西境的父亲,如果看到现在的孙子,一定很高兴,很高兴的拿起刀和他过几招。
两天后,武举开始了,首先是初选,来自全国各地的5000名考生齐聚一堂,分成了100个小擂台,采取淘汰制,第一天要选出每个擂台的第一名进入复赛。
初选对于宇文玥来说简直不能太轻松,第二天的复赛,一共10个擂台选取每个的第一名进入半决赛,只要进入半决赛就算输了也可以入围让武官了。
宇文玥不出意外的进入了半决赛,通时,在比武中他故意放水,一方面是熟练家传枪法,一方面是示弱,隐藏自已的实力。
第三天,前十名要在两个擂台上选出前四名进入决赛,宇文玥的对手是杨彪的侄子杨刚。
“宇文玥,没想到你这个废物,竟然能走到这一步,不会是你爹给你走的后门吧,哈哈哈。”
“反派死于话多,能动手就别吵吵。”
“哼,不识好歹,怪不得我表姐要退婚,跟了你这个废物,简直就是鲜花插在牛粪上,今天我就替我表姐好好教训你。”
“那你也得有这个本事。”
杨刚提着大刀横向挥砍而来,宇文玥提枪抵挡,刀枪交织在一起,两人较上了劲。
尽管宇文玥锻炼了身L,但这具身L先天不足,力量很快落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