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人娶了一个俄罗斯的妻子,曾向苏联投诚,并在那里生活了一年多。1964年1月,尤里·诺申科向美国投诚,声称他在俄罗斯时曾是奥斯瓦尔德案子的管理员,并说克格勃发现奥斯瓦尔德是一个讨厌的人物,已经切断了与他的一切联系,且与肯尼迪被刺事件毫无关系。

    由安格尔顿支持的高里津,立即谴责了他的俄罗斯同胞。诺申科受到了极为严厉的审讯,但他仍没有改口。这一争议把中情局分成了两个阵营,并持续了整整20年。根据谁对谁错这个问题的结果,一些人的政治生涯光明起来了而另一些人的政治生涯则暗淡了,因为以成败论英雄是公理。在比奥特尔·奥洛夫的案子里,局里没出现敌对的派别,光荣落到了特别项目办公室主任——把他带进来的凯文·贝利身上。

    在乔·罗思与奥洛夫上校在美国弗吉尼亚州一起分享生活的第二天,山姆·麦克里边悄悄地进入位于布鲁姆斯伯里中心的大英博物馆的门廊,朝着在圆拱屋顶下面的那个巨大的圆形阅览室走去。

    与他在一起的有两个年轻人:丹尼斯·同特和另一个叫巴顿的人。后援小组的人谁也看不见基普赛克的脸——他们没有必要看见,而且这样也许有危险。他们的工作只是在入口处附近闲游,一边浏览摆放在外面的报纸并确保他们的科长不会受到他人的干扰。

    麦克里迪走向三边围有书架的一张阅览桌并询问已经坐在那里的一个人是否介意他的进入。那人一直弓着头在阅读一部巨著,偶尔还做一些笔记,他一言不发地向对面的那把椅子作了一下手势,并继续阅读。麦克里迪静静地等待着。他已经选了一本他想阅读的书,过了几分钟一位阅览室管理员把那本书给他送过来,然后又静静地离开了。对面的那个人仍低着头。当只剩下他们两个人时,麦克里迪说话了。

    “你好吗,尼古拉?”

    “嗯。”那人轻声说,一边在纸上做着记录。

    “有消息吗?”

    “下星期我们有一次接待任务,在驻勤处。”

    “是莫斯科总部来人吗?”

    “是的,德洛兹多夫将军亲自来。”

    麦克里迪没作任何表示,他保持着看书,他的嘴唇几乎没在运动。在这块围绕着书架的阅读桌之外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听到这种低低的耳语声,而且没人想走近这个阅读桌。冈特和巴顿在把守着。但他对这个名字感到惊奇。德洛兹多夫,个子矮壮,长得有点像已故的艾森豪威尔总统,是克格勃第一总局非法局的负责人,且极少冒险离开苏联。来到伦敦这个狮窝是很不寻常的,此行很可能非常重要。

    “这是好还是坏?”他问道。

    “我也不知道,”基普赛克说,“但肯定很奇特。他不是我的直接领导,但除非他获得了克留奇科夫的批准,否则他是不会来的。”咱1988年当上克格勃主席的弗拉基米尔·克留奇科夫上将,当时是国外情报部门即第一总局的局长)。

    “他会与你讨论他安插在英国的‘非法’特工吗?”

    “我怀疑不会。他喜欢直接操纵他的非法特工。这也许与奥洛夫有关。奥洛夫事件一直是他肉中最大的一枚刺。代表团中的另两名军情局军官已经在接受审问了。他们能得到的最佳结果是被军事法庭判处读职罪,或许……”

    “他来这里还有其他原因吗?”

    基普赛克叹了一口气,第一次抬起了眼睛。麦克里迪回视着他。他与这个俄罗斯人已相交多年,非常信任他。

    “只是一种感觉,”基普赛克说,“他也许是来这里检查驻勤处的工作。还没有具体核实,只是闻出了风中的一股味道。也许他们怀疑某件事情。”

    “尼古拉,这事不能永远继续下去。这我们是知道的。迟早这些片断会被拼接起来的。太多的泄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谍海生涯简介 >谍海生涯目录 > 第二章